栏目标题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教师博文>>文章内容
少先队体验教育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5-06-26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蒋瑜
少先队体验教育的研究
古语有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亲自经历,亲口“把梨子的滋味尝一尝”,才可能在认识的基础上升华,找到真正的内心体验。实践证明,最能对学生产生影响力的是亲身体验。
体验教育是进行道德教育建设、培养良好道德心灵的有效手段。
一、以个体为基础,体现自主性 。
自主,是少先队活动的根本。自主,它强调要尊重队员的主体性,充分发挥他们在实践中的主人翁精神。我们在设计中队活动时,始终把自主放在第一位。:我是环保小达人活动中,在进行环保教育时辅导员可以带领低年级的队员走进植物园、苗圃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风光。通过园丁的介绍,队员的看、闻、摸,使他们了解了植物的名称、特征以及作用。理解了植物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之后开展说一说的活动让队员们观看一些环保污染的图片,体会当今社会污染的严重性。之前见到的美景相比,坚定队员们环保的决心。这时,辅导员要求队员们收集有关的环保标语、诗歌等。使队员们的环保意识再次到进一步提高。组后,辅导员紧紧抓住这良好的契机,在美术老师的帮助下,队员们用手中的画笔,画一画自己心中的美丽家园。这样队员们就能看一看、说一说、画一画的活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对大自然的认识和体验。
二、动手为载体,体现实践性。
实践性是体验活动的重要特性。在实践活动中,人是主体,实践是客体,人的体验是与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小手牵大手环保进小区”、“我为环保献一计”、“变废为宝,废旧电池收集”等活动,校大队部印发了“家庭环保调查表”、“废旧电池使用调查表”、“小学生环保意识调查问卷”等调查表让队员们如实填写。结合填写内容做好统计,了解当地居民的环保意识。各中队辅导员对各种不符合环保的做法予以了分析,讲解。号召队员们争做环保小主人,争创环保小家庭,以此推动家庭社区的环保工作。在了解了废旧电池的危害后,同学们自发自愿的组织起来,一起制作废旧电池收集箱。就几天的功夫,每个班的“废旧电池收集箱”就装满了废旧电池。在“变废为宝”活动中,同学们动手又动脑,用一些所谓的“废品”做出了烟灰缸,美丽的壁画,花篮,立交桥模型等70多件作品,每一件作品都是同学们的精心制作,都融合了“节约资源,变废为宝”的环保思想和创造思维。这些作品都凝聚了同学们的一片心血,尤其是四年级的李冬莉同学,她用小铅丝和旧毛线做出了一对可爱的小鸟更是博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通过这一系列的实践活动,队员们的环保意识得到了提升,创造力也得到了更大的发挥。
环境为资源,体现创造性。
创造性地开展实践活动,使它具有新异性,更能激发队员体验的兴趣。创造性的活动需要运用创造性的思维来设计,创造性的思维用孩子能理解的话说,即“想得开、想得活和想得奇。”在组织中队活动时,我们除了引导队员朝着某一方面体验外,还注意挖掘多方面的积极因素,特别是有利于培养队员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个性品质的因素。良好的环境不仅能陶冶人而且也能教育人,为了使队员们形成环保意识并转化为个人行为,形成氛围。在我是环保小达人系列活动中,学校开展了“绿色校园、美化教室”评比。活动中队员们表现的积极踊跃,他们有的清扫白色垃圾、有的在校园内种花护草,认养小树,有的回收纸张等可利用资源,这些活动不仅锻炼了队员的意志,还培养了他们的能力,深受同学们的喜爱。高年级同学精心编制了“家庭环保调查表”、“小学生环保意识调查问卷”等环保调查表。在制表、发放、收集、统计中同学们都亲力亲为。而且根据调查结果同学们展开讨论会,为环保提出了倡议书,“环保小队”的队员们披上写有“环保小卫士”的红色绶带,排着整齐的队伍来到菜场、沧海街给过往行人发放倡议书,告诉他们,爱护环境,人人有责。此外,同学们以小记者的身份,参观访问了农发区的循环经济示范单位:春晖奶牛场。针对这次活动,五、六年级的同学展开了班务会,对采访问题,参加人员等进行了精心准备。在参观访问时表现得像个十足的小记者,连牛场的工作人员直夸他们。通过这次参观访问同学们知道了牛奶是怎么来的,知道了养牛的辛苦,知道了循环经济给环境保护带来的诸多好处。通过调查、访问、交流、实践同学们写出了一篇篇优美的作文,画出了一幅幅美丽的环保小报。
总之,我们的队员在体验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我们将不断的在活动中探索、追求,开辟少先队教育的新境界。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菱港北路68号 E-mail:wjcd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78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