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学美术的好处
我一做室内设计的朋友说:“小的时侯学画画对我太有用啦!我觉得学画对一个人的思维发展特别有好处。比如,绘画要求整体观察,我从小做作文就从中得到启发,不管多短的文章,我都能写得的完整,我觉得我比同龄人显得聪明,如做数学题时,我能从数学公式里看到形象,帮助我理解概念。身边这些儿童成长的实例,使我看到了形象思维能力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性,也使我认识了基础美术教育对儿童来说,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人才发展中的一项必修科目。具体说来,从小学绘画有以下好处:
1.发展儿童感知能力。画画主要通过视觉和触觉感受进行,感觉是人发展认识的前提,儿童的认知能力大多靠形象思维获得。因此,发展器官,促进智力发展是画画不可替代的优势。
2.培养丰富的情感。情感是学习的动力,画画有利儿童情感宣泄,使身心发展得到平衡。同时,美育又能陶冶情操,使儿童情感境界得到升华。艺术能使人充实和完美。
3.培养创造意识。创新意识和能力是未来社会的人应具备的最重要的心理品质,画画通过创作来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丰富的联想与想象力,周密的思考与计划能力,独特与变通能力。
4.发展思维能力。儿童通过观察进行的视觉思维,是儿童早期的思维活动,他们通过创造视觉符号表现认识,发展智慧,提高形象思维能力,促进逻辑思维发展。艺术活动可以激发多种感知和思维方式。
5.促进人性发展。没有个性就没有真正的艺术创造。美术创造活动体现个体的自身价值,培养自尊、自律、合作动机和自我激励的品质,培养自主意识和主动精神。
6.提高运用媒体、技术进行实践活动的能力。画画以动手操作为特征,新的媒材、技术不仅容易引起兴趣,还可以培养控索学习的习惯和尝试解决问题的新的途径。
7.培养丰厚的文化修养。通过欣赏活动开拓文化视野,了解人类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文化发展,了解艺术与生产、生活的关系,学习分析、综合和评价的思维技能,提高审美感受能力。
8.全面发展是教育的最终目的。画画是一种综合性教育,它通过感性与理性,动脑与动手、艺术和科技、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等方方面面,在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一般来说,小孩到了一岁多就喜欢拿笔涂涂画画,表达他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儿童心理学家把这段时期做幼儿绘画的涂鸦期。到了三四岁时,他们的创作欲望最为强烈,会画一些有情节的图画。幼儿的画随心所欲,大多是象征性,画一些简单的线条等等,就说它是什么爸爸、妈妈等家人、房子、飞机、汽车、老虎、小鸟等。因此,儿童心理学家认为,当幼儿在纸上乱涂乱画的时候,正是他十分高兴的时刻。
在画画中,他们可以想像出苹果房子,会飞的小孩,比狼还大的母鸡,可以让小朋友在月亮上荡秋千,玩得十分开心。所以,画画发展了孩子的创造能力。
在画画时,他们必须同时使用左右两只小手协同活动。所以,画画对磨练孩子主管形象思维的大脑右半球起着重要作用,使大脑两个半球的转动更协调、更好。
小孩开始画画的时候,许多家长觉得他们画的东西什么都“不像”、“乱七八糟”、“一塌糊涂”。于是他们上书店为孩子买回填色书,这类印有动物,风景的轮廓线,,孩子们在线内填上颜色的填色书,在市场上很常见,买回后让小孩规规矩矩地涂色,看到有点像样了,爸爸妈妈们才感觉到欣慰。
其实7岁前小孩的画画得像不像,是不是整洁干净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儿童在绘画过程中能用自己的方式来观察和表现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和感受,并在表达过程中发展自己的创造力。儿童绘画中表现出来的不同于成人的视角和思维方式的画面效果,虽然在成人看起来可能是“乱七八糟”、“一塌糊涂”的,但这恰恰是孩子们独特性,想像力的体现,这正是儿童创造力萌发的过程。在美术创作过程中,让孩子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自由地探索,自由地参与,自由地选材和选题才有助于儿童创造性的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儿童美术活动的根本目的。
而事实上,填色与绘画的本质毫无关系,它实际上是将一个人的观念压抑在轮廓内.久而久之,这会让孩子习惯模仿,失去一个人最为宝贵的创造力。
总之,画画发展了孩子敏锐的观察力和良好的记忆力,丰富了孩子想像力和创造力,给孩子带来喜悦,使孩子心灵手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