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听了本校胡老师教学“认识乘法”一课,令我感触颇深的不是胡老师细腻且不乏创意的整体设计、平和且不乏活泼的教学风格,而是胡老师高超的细节处理艺术。下面,我就胡老师对教学中细节的处理,谈谈自己的感想和体会。
细节一:
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预设越周密,对细节的考虑越详尽,越能为课堂的精彩生成提供平台。
师(呈现电脑图,每组2台电脑,共有4组):一共有多少台电脑?你是怎样知道的?
生1:我是用加法算的,即2+2+2+2=8(台)。
师(呈现电脑图,每组2台电脑,共有8组):一共有多少台电脑?是几个几?用加法和乘法计算,你会列式吗?
生2:是8个2,加法列式为2+2+2+2+2+2+2+2=16,乘法列式为2×8=16或8×2=16。
师(呈现电脑图,每组2台电脑,共有100组):请看这间教室,现在有多少个2?用加法怎样列式?
生3:2+2+2+2+2+2+2……(有的学生渐渐不说了,有的学生憋住气继续说,最后也停了下来)
……
感悟:对于初次认识乘法的学生来说,很难体验到乘法计算的简便,如果教师教学时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学生的感受体验就会转瞬即逝。胡老师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他从每个学生的发展出发,给予学生充分思考、探究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在教师静静的倾听中、耐心的等待中,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升、情感的体验等目标都悄然达成。
细节二:
课堂教学需要预设,但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发生与教师预设不同的情况。这时教师如能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不仅可以彰显教师高超的教学智慧,而且可以使数学课堂更具灵性。
师:几个几相加可以用加法计算,还可以用一种新的方法来计算,你们知道这种方法是什么吗?
生:乘法!
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生1:文具盒上有。
生2:父母告诉的。
师:4个2用乘法表示怎么列算式?谁知道?
生3:2×4=8。
生4:4×2=8。
师:在乘法算式里,各部分都有自己的名称,下面看课本自学,看看它们分别叫什么。
……
感悟:学生由于生活背景的不同,所以个体客观存在差异。这节课上,胡老师在准备介绍乘法时,看到许多学生对乘法已有初步的认识,于是果断地根据学情调整自己的教学预设,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舞台,让学生试着写出4个2的乘法算式。对整节课而言,这虽然是一个极其小的细节处理,但使我深刻地感受到教学不能拘泥于预设,而要能够根据学情灵活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和方式,让学生愉快地学、主动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