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缘分的天空 印象西湖
因为“千课万人”,有幸在初春之际来到美丽杭州,走进慕名已久的浙大,山花烂漫,彩叶纷飞,钱塘的雨美,西湖的茶醉,带着几分兴奋,几分期待,更多的是向往,我来到了美丽的西子湖畔,人间天堂——杭州。无论什么季节,不管什么天气,西湖的诗情画意随处都是,我们叩开逸夫体育馆之门,来赴这场盛宴,赴这次约会。
第二章 名师荟萃 感觉真好
听名师的课感觉真好,语音纯正,设计自然,没有眼花缭乱的游戏,夺人眼球的噱头,却时时吸引住听课者的耳目。
台湾的詹椒情老师亲切自然,语言明丽流畅,整体设计设计韵文让学生学习英文的自然节奏与语调,透过韵文,孩子们不但学到了新词,并能充分复习已学字词、文法与句型,更能让他们掌握其自然的节奏与语调,整堂课活泼而不呆板,学生也学的快乐!
被北京多家教育媒体称之为“北京最具魅力男教师”的主维山老师,带来的是剑桥国际少儿英语《Fit and well》,主老师的整堂课自然流畅,循序渐进,让学生在思维碰撞中闪烁智慧。培养其观察,想象,抓主要信息的能力,让我真实感受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注重培养孩子在英语课堂中的实践能力。
田湘军老师执教的《They touch noses》被他上的有声有色,雄浑宽广的嗓音,幽默诙谐的语言,地道的语音语调,丰富夸张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细腻丰富的教学智慧把整堂课上得风生水起,把学生逗得哈哈大笑,直到下课孩子们似乎还不愿与田老师作别。
最让我难忘的是来自浙江省普陀区刘斌磊老师执教的《The pirates》。没有刻意的设计,没有刻意安排的环节。他在课堂上信手沾来,引吭高歌,游刃有余。学生跟着他,时而轻笑,时而回答,时而歌唱,一副陶醉的样子。这样随性的课堂,也许就是教学的最高境界。我觉得他就是本次千课万人中的一个亮点,刘老师的个人魅力感染了在场的学生们和所有老师,我深深感受到了一个教师个人魅力的重要性,刘老师的课堂诙谐幽默、富有童趣、引人入胜,他的课是一门艺术,听他的课是一种享受。如果我们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进行自己的课堂教学,把自己的兴趣特长在课堂上发挥到淋漓尽致,那么学生们会更喜欢我们的课,我们也能实现自身更大的价值。
第三章 累却从未停止思考与探索
千课万人只是一个开始,名师的课堂给我带来的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更多的理性思考.教学永远在路上,如何使英语课堂真实、自然而厚重,是我教学之路的永远追求.每节课、每位专家的发言,都能在脑海中引燃无数的思维火花,觉得每一朵火花绽放开来都能让我在教学中向前跨越一大步。
感悟一:英语首先是表达思维的一种工具“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它首先应该是学生思维表达的一种工具。”看到课堂上孩子们用英语侃侃而谈的那种积极的开口欲时,我不禁联想到自己的学生其实也可以。固然杭州的学生能如此这般,与他们所处的大环境有很多关系,但不能否认的一点是,在平时的课堂中他们的英语老师一定经常让他们有基于话题用英语表达自我的机会,当学生享受到用英语表达自我思维的酣畅淋漓时,他们会更加喜欢英语,会主动地投入英语学习中,去进行字词句的基础学习。
感悟二:教师个人素质高,课堂驾驭能力强,动作优雅,富有激情,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自身人格魅力更高,使整个一节课神采飞扬。因此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专业能力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即教改的问题,关键是教师,教育部《英语课堂标准》研制组核心特级教师刘兆义曾说过:“听,是攻破英语城堡的突破口”,回忆我的教学,我的课堂上给学生听了吗?听了多少呢?又有多少是地道的英语呢?我反思,此次杭州之行物有所值,甚至是物有超值。
感悟三:活动方式多样,小学英语课堂注重的是活动教学,但活动要全面,具有针对性,所以专家们所运用的group work、 look and match、play guessing game 、 say and act 、the riddle等一系列活动,都是全体同学能参与的,能辅助教材内容的。还有老师们注重创设语境,使英语学习更贴近生活。每节课的设计都创设了各种情景,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真实的运用语言,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所学知识。优点还有很多,我不能一一表达。一路风尘,虽然很辛苦,但是陶醉在这样专业的研究氛围中,我感到精神饱满。
第四章 精彩篇章回味无穷
三天的时间,让我们感受的是课堂的精彩有味,老师的多才多艺,以及专家们的高瞻与睿智让我意犹未尽。如今坐在电脑前,再次翻开听课记录,精彩仍是处处可见,值得一品再品.
此次杭州之行,带给我是如此多的教育思绪,在反思自己教学行为的同时,想到两句话:“一枝粉笔,积淀千秋智慧;三尺讲台,寄托万世文明。”每天,当我们迎着美丽的朝阳走上讲台,望着一双双充满童真的眼睛,我们将如何去解读其中的深邃呢?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我会努力将此次所学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努力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为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