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获,先要播种美好
哲学家菩德曼说:“播种一个行为,你会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你会收获一个个性,播种一个个性,你会收获一个命运。”习惯,是人生的砝码。好习惯可以让人生的天平在平衡中称量精彩,坏习惯却会让人生的天平在倾斜中颠覆生活。
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应是教师永不放弃的教育坚持。作为教师,每当我们接手一个新班,就会发现,学生或多或少会有一些不良习惯。
教学生活与家庭生活中,不少老师与家长对孩子的不良习惯也是抱怨居多,甚至,很多情况下,还当面数落或者斥责孩子。这样做的目的当然是为了让孩子改正不良习惯,但是,抱怨只能把缺点放大,又怎能利于改正呢?
教育就是把一个个成长中的错误当成一种正常的存在,并让这样的存在在不动声色的和谐中悄然改正。因为,最好的教育就是为孩子提供一个适合改错并促其不断成长的环境。这就是习惯培养的过程。
班上有一个男孩儿叫小赵,上课不是玩东西,就是和别人说话,根本不会主动学习,似乎课堂上的一切学习活动都与他无关。课下完成作业的情况就更不容乐观,很多情况下是不写,即使写了也是错误百出,字体更是“花样百出”、“龙飞凤舞”。而我多年的为师习惯,是不允许自己冷落轻视任何一个学生的。于是,怀着期待与怜惜,我悄然走近这个特需帮助的孩子。
首先,我安排他与班内学习习惯最好的班长坐在一起,并告诉他说:“老师相信,你是班长最好的助理,一定会在班长对班内事务想的不周全的时候提醒她做好工作。”小赵在一种受宠若惊的喜悦中欣然接受我的最高任命——班长助理。
记得,教改先锋人物李炳亭在《高效课堂22条》中说过这样16个字: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对于小赵的教育,接下来我就依据这16个字,努力为他营造了习惯养成的宽松和谐氛围。
我告诉他周围的同学,要多鼓励小赵,要耐心帮助,小组合作的过程中,要让他多参与,他做事不规范的时候要善意提醒,不能讽刺挖苦。记得,在一次单元检测中,小赵考及格了于是,我抓住这次机会对小赵大肆表扬一番,让他大大品尝到了按时、优质地完成作业之后的甜头。并以此为契机,在全班范围内开展了一次主题班会,班会的主题就是“好习惯是什么”。在这次班会上,同学们从好习惯内涵谈到重要性,不仅增强了小赵养成良好习惯的决心,对全班同学也起到了不小的教育影响作用。更重要的是班会之后,我号召学生在班内成立了“绿色习惯”行动小分队,小分队的任务是为同学的不良习惯定出修正计划,并帮助其养成良好习惯。后来,这项活动虽然在实施过程中几度遭遇“疼痛”,但最终还是被坚持下来,一直到现在。
习惯培养,有痕,也无痕。有时,就像农民在侍弄一块地,想让荒凉退去,最重要的是科学适时地种植美好,守护美好,让美好慢慢铺开,不断绵延,连成葱茏一片。这就是教育,好习惯也是这样慢慢养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