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和动力
引子一:一个朋友让我猜謎。他问:在台湾的博物馆和超市,人会看到这样的标牌:本馆(或本店)有摄像监视,请问后面一句话是什么?按照我们的视野范围,能想到的是“如偷盗,罚款X元”等,全是让人望而生畏冷冰冰的祈使语。可是,我朋友的回答却是:请你保持微笑!出乎意料的答案,让我们不由赞叹这从容而有风度、充满善意的忠告。恶传染恶,善传染善。当我们大家都 保持微笑的时候,周围的世界就像一面镜子,也保持着微笑,正对着我们――(摘自《领导文萃》)。大陆与台湾在公共场所警示牌的内容何以有如此大的差异呢?我想这大概是文化认识上差异吧。
一、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它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含着观念、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习俗以及其它一切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所应具备的能力和习惯。
二、 什么是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可以上述到战国孔子时期),又是历久弥新话题。是一所学校的性质、个性和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概括起来说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形态、制度文化形态、行为文化形态和(此外还有教师文化:如服饰文化、言语文化、智慧文化、品格文化、微笑文化。教师的服饰是文化:得体的服饰是引导人健康向上的源动力;不得体的服饰会让人产生歧想;教师的语言是文化:课堂上曼妙、细腻、惟美、幽默、豪迈、抑扬钝挫的言语能让孩子敬佩从而模仿你;教师的智慧是文化:教师做为一种专业,需要睿智、机智、明智、理知;教师的品格是文化:善良是一种修养,是一种品性,是理解与尊重,是仁爱与友善;教师的微笑是文化:微笑是一种悦纳,是一种宽容,也是一种博大。)精神文化形态等四个层次。
三、校园文化的作用
一、校园文化彰显学校发展的独特理念与发展特色。
诸如提到百年名校,我们自然回想起它的校训,清华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北师大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北大的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等等,校训恰恰反映了这些名校的发展的历史渊源,独特的理念以及发展的特色。 因此,校园文化以其独特魅力贯穿于一个学校的发展始终,它体现了一个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文化氛围和品味格调,特别是提高全体师生的凝聚力,营造优良的校风学风,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育优秀人才,促进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学校的理念:生命,因绿色而精彩。办学目标:予一个绿色的现在,许一个幸福的未来。结合学校特色“绿色学校”与科普馆。
二、校园文化具有凝聚、约束导向激励作用
校训:诚 晓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班风和人际关系是一个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校校风建设实际上就是校园精神的塑造,校风作为构成教育环境的独特的因素,体现着一个学校的精神风貌。好的校风具有深刻的“强制性”的感染力,使不符合环境气氛要求的心理和行为时刻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使每一位校园人的集体感受日趋巩固和扩展,形成集体成员心理特性最协调的心理相容状态;好的校风具有对学校成员内在动力的激发作用,催人奋进;好的校风对学校成员的心理发展具有保护作用,对不良的心理倾向和行为具有强大的抵御力量,有效地排除各种不良心理和行为的侵蚀和干扰。 校风:科学求真 人文求善他告诉我们:“真”比一切都重要。一个“真”字廓清了几年来中国封建教育中存在的虚假伪善的尘垢,指明了现代教育最重要最本质的属性。教师作为现代进步教育思想的实践者,应牢记陶行知先生的话。以“真”字作为自己的立教之本,教好书育好人。因此,教人求真,学做真人,还须从师求真做起。
教风建设。教风是教师在长期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教育教学的特点、作风和风格,是教师道德品质、文化知识水平、教育理论、技能等素质的综合表现。教风:厚德立言 乐教敬业通过自己的实践和研究,扎扎实实地做学问,确立独到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教育思想。把人们立德做人、立功做事经历中发生的思想、经验、矛盾和方略用文字记载其要,传之与世,供学生欣赏、借鉴,给人以启迪和鞭策。把教书育人当做一项平凡而伟大的事业去做,孜孜以求,无私奉献。
三、优化校园文化环境,熏陶学生健康发展
有人说:“校园应是一本活的教科书,使每座墙都能说话。”确实如此,美的学校的教育作用不是通过词语、说教起作用,而是通过立体的、多彩的、无声的环境时时处处、无时不在地对师生的思想、情操、行为、习惯起着熏陶、渗透和影响的作用。从感知的角度讲,其教育意义更深刻,更持久。
好的学校要像花园一样美丽。一位教育家说:“学校要能让年轻人的心激荡起来,走进学校,应当让人能够感受一种神圣、魅力和诗意。校园环境设施文化中的每一个实体,以及各实体之间结构的关系,也应突出地反映某种教育价值观。校园楼馆命名:求真楼(教学楼)至善楼(综合楼)知味堂(食堂)乐创馆(科普馆)校园主干道命名校门到操场之间的大道——致远路教学楼东边大道——致和路教学楼至综合楼大道——致诚路诚园 栋园 晓园 学园校树:香樟树
学校要能让年轻人的心激荡起来,走进学校,应当让人能够感受一种神圣、魅力和诗意。校园环境设施文化中的每一个实体,以及各实体之间结构的关系,也应突出地反映某种教育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