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标题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教师博文>>文章内容
尊重、互动、主动,促进家校有效合作
发布时间:2014-12-29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王晓敏
作为大部分学生是民工子弟学校的教师,遇到的是一群特殊的学生与家长,孩子的学习基础差,行为习惯差,而家长自身的知识能力有限,碰到孩子的学习问题,总是会说,老师,我也没什么知识,孩子就全交给你们了,还有家长只要一遇到孩子问题,不管三七二十一先一顿打,老师看着也无奈。家长把教育子女的义务都交给老师,而老师没有家长的帮助顾此失彼,这样使得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了,那么怎么样使得家校的合作更加有效呢?我认为作为教师一方,应该起到引导作用,做好以下三点: 一、尊重家长 首先我们要在言语与行为中做到尊重每一位家长。我们学生的家长,大多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员,也许他们穿得不光鲜亮丽,也许他们家里不宽敞明亮,也许他们的谈吐不高雅艺术,但是既然他们把孩子放心交给了我们教师,那么他们就是我们应该诚恳平等对待的人。以前跟班主任去家访时,看到有学生家里非常脏,我不禁就皱了眉头,坐也不敢坐,,当时自己没什么感觉,但是事后想想,如果孩子看到了,如果孩子的父母看到了,他们会怎么看待这样一位老师呢?他们还会真诚地与我交流么?答案是否定的,只有教师首先尊重家长,才能让家长敞开心扉,真心与教师一起关注孩子的一切问题。我们说在教学中要与学生成为亦师亦友的关系,其实,我们更需要与民工家长成为这样的关系。 二、家校互动 家校互动是促进家校联系的关键,特别是对待特殊学生的教育问题,更是需要家长与教师两方面来解决。特殊学生之所以出现问题,很大部分是因为缺乏关爱。有时候我逛街,看到镇上的孩子在父母的带领下郊游、逛超市,买东西,而我们学校的孩子三三两两在街上乱串,衣服很脏,极少有孩子周末会在父母带领下出来游玩。父母一般都在工地打工,与孩子的相处时间很少,有小孩告诉我,晚上等到他睡觉了爸妈才回来,早上起床的时候父母又匆匆地走了。这样的环境会让学生产生孤僻、冷漠的性格。因此,教师应该随时与这些学生的家长保持联系,有问题及时通知家长,与家长一起及时地把问题学生的问题给解决掉。 三、教师主动 经过几年的教学,我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我们的家长很少会主动找老师了解孩子的情况,只有孩子出现了问题,才会与教师有交流,这样的现象一部分原因是家长比较忙,更多的原因我觉得是家长对于孩子学习的冷漠,他们一家有好多个孩子,他们对于孩子的教育不像本地家长一样摆放在首位,他们以赚钱为主。所以,我们的老师就必须要主动出击,利用电话、校讯通、家庭作业记录本、家访、家长会等渠道去让家长来关注孩子,只有教师重视了,家长在教师的约束与感染下也会去关注孩子的问题了。 我们的孩子与家长都是特殊的,因此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作为教师,是家校联系的主要一方,因此我们要在尊重的前提下,主动出击,让家校互动,关注孩子的教育问题。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菱港北路68号 E-mail:wjcd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78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