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幸拜读了《于漪与教育教学求索》这本书,能近距离地了解她的生平、思想,令我兴奋不已。翻开书的第一页,于漪老师那慈祥、亲切的笑脸便出现在我的眼前,一首《红烛》让我明白了她生命的动力。“红烛呀!流吧!你怎能不流呢?请将你的脂膏,不息地流向人间,培出慰藉的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这首诗深刻地道出了人生的意义与价值,道出了红烛精神的精髓——始终不渝地为他人的成长与欢乐做奉献。于漪老师正是把这首诗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并以此来激励自己的思想言行。
在《于漪与教育教学求索》这本书中,充盈着于漪对教育事业的执著和对学生爱心的奉献,让我们看到了于漪“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崇高追求。从《于漪与教育教学求索》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教师的生命活力随文章喷涌而出,感受到浓浓的人文气息,感受到文章升华出的教师超越学科教学的生命精华之美。书中富有诗意地娓娓道出教与学,理论与实践,从教与做人,做人与为师的辩证关系,使我们感受到从事教师职业的神圣与自豪,快乐与责任。
通过学习《于漪与教育教学求索》,使我不断地警示自己:教师需师爱荡漾,需激情似火。教师只有倾注满腔热忱,才能对学生有感染力和辐射力。教师也只有燃烧自己,才能在学生心中点燃理想之火,塑造美好的心灵,才能完成教师肩负的神圣使命。
通过学习《于漪与教育教学求索》,我深深地懂得:教师要真正地完成自己的使命,必须不断学习,终身进步。教师的事业是着眼于未来的事业。教育工作的性质与特点,要求教师具有相当程度的职业敏感,要跟随着时代奋力前进,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使自己始终站在时代的前沿来思考问题,来发展自我。我们要以于漪为榜样,学习她的敬业勤业精神,学习她的先进教育理念,学习她的创新思想,学习她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高尚师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