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在的,其实在选择成为一名教师之前,我一直在问我自己:我想做一名教师吗,我能做好一名教师吗?答案基本上是否定的。首先我对小孩子并没有多大的喜爱之情,我也不是一个责任感很强的人。而我们都知道教师是需要足够的爱与责任的职业。可以说,最开始我是抱着“毕竟学了四年的小学教育,先做着看看”的心态踏上教师这个岗位的。
抱着这种试试看的心态来做教师这份工作。其效果可想而知。很差劲,甚至可以说是一团糟。教师的工作本来就很繁忙,尤其是班主任工作更是千头万绪。头一个星期,我每天都手忙脚乱,累得腰酸背痛。不仅身累,心更累。我感觉压力好大。可是这时候的我,并没有想过把压力转化成动力。这里可以看出我是个多么懒散的人啊!于是我开始想着怎么忙里偷闲,如何偷工减料。说到这里我真的很惭愧。上课前也没有用心准备,只是简单地看了看教案,就去上课了。这样一堂课上下来,效果很差。试想连我自己都没把教材看透、吃透,如何能够教会学生呢?学生不认真听讲,我越觉得小孩子难管,我教的就越累,越累越想偷懒。这样的恶性循环,导致我的课堂教学每况愈下。
直到杨校长来听完我的课,问我:“你是如何备课的?”我无言以对。“你有意识到教师的职责吗?”我无地自容。
是啊,我一直觉得累,抱怨孩子不听话,抱怨工作太多。可我扪心自问,我尽力了吗?我尽到自己最大的努力上好每堂课了吗?我有承担起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吗?既然没有,我又有什么理由来抱怨这,抱怨那呢?
于是,我开始每天认真备课,看一遍教材,再看教参,了解重难点,再参照教案,理清上课思路,,最后再把教学内容大致背下来。遇到不懂的地方尽量向有经验的老师问。这样的课上下来,效果明显比原来好了许多。我也觉得充实了许多。平时,我也会抽空看看教师的相关书籍,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学习教学管理的一些方法。效果不说多明显,但至少在慢慢变好。
“老师吃得是良心饭!”这句朴实的话语道出了教师精神的实质。教育工作者是辛苦的,小学教师更是如此,每天都进行着大量的平凡而琐碎的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