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怀疑中相信
曾有经济学家说过:“一个企业如果不听经济学家的话,那将永远无法成功。”但是阿里巴巴的创始人马云也说过:“若一个企业就按经济学家的想法来办,早晚得破产。”
一味地怀疑,世界将会变成灰色。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著名的疑心病患者——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他为了保住他的皇帝位子,废了他的宰相胡惟庸,并将其家满门抄斩;这样还不够,他连他的儿子们都怀疑,担心他们谋权篡位。可以说明朝开始的那几年,朝廷上下都笼照在死亡的阴影之下。到了近现代,由于领导的怀疑,为了扫清“封资修”,全国上下被文化大革命弄得人心惶惶,法律与人权被破坏迨尽,成为了中国历史上长达十年的灰色时期。
而一味地相信,人生就只能匍匐。“尽信书不如无书” ,人人都知道这句话,而“尽信书”的却往往是读了许多书的,走向极端的莫过于鲁迅笔下的孔乙己了。他坚信着读书人的“高贵”,最后却因无法自食其力而在寒冷中孤独死去,并逐渐在人们的记忆中消失。在欧洲的中世纪,教皇统治着一切,《圣经》中的教义禁止人们思考,思考成为对上帝的不敬,人们一味相信着教皇的说教,奉行着禁欲主义,对那些质疑上帝的人进行裁决、审判,而教皇却压榨着教民们的血肉,享受着权利与欲望的满足,在这漫长的中世纪,只有宗教得到了发展,而科学、文化却被赶进了阴冷的墙角,中世纪也就成为了“黑暗的中世纪”。一味相信,失去了思考的能力,永远得不到发展,永远只能匍匐着、漫无目的、毫无尊严的前行。
我们要会怀疑,我们也要相信。从最开始的时候,我们相信一切,从而学到了许多;逐渐地,我们带着自己的思考去看待问题,怀疑周围的事物,不断的进行变革,从而推动发展。正如同普朗克一样,最初坚信自然是连续不断的,可当他的无数实验数据指向能量具有粒子性时,他开始怀疑整个科学界都普遍认为的能量的连续性,提出了量子假说。就像他对儿子说的一样:“要么是荒谬可笑的,要么就是自牛顿以来最伟大的发现”。他相信他学到的,但他也怀疑他学到的,怀疑让他思考,推动世界科学进入量子时代。
我们要相信周围的世界,相信我们的所见所闻,这样我们才会学习,才能避免自己的偏见;我们也要怀疑,这样,我们才会思考,才会有独特的一面,才会推动自己,让自己昂首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