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标题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教师博文>>文章内容
让孩子在课堂上“动”起来 杨云娟
发布时间:2014-06-19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杨云娟

 

让孩子在课堂上“动”起来
                     ——《识字3》教学反思
     《识字3》用图表的形式按实物图、古文字、偏旁的字形形象地展示了“木”、“禾”、“竹”、“艹”两组偏旁发展演变的过程,。本课的重点是通过观察图表,借图画理解词语意思,明确偏旁对生字的意义,对形近字偏旁进行比较,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提高学生识记汉字的能力。
教学中,我实践了以下几点。
一、指导看图、自主学字。首先我启发学生观察每一组图画,然后图文对照,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认识事物和相关的词语。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对于这些词语已经有所认识,而且也学到了不少带有这些偏旁的字,所以刚开始我对于本课的预设是对于他们来说,本课的难度不是特别大的。但是文字的学习并不像我想象的那么简单。在课堂上要让学生真正的记住每一个汉字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于是我让学生先自己朗读、看图,观察实物图片和文字,再找找发现了词语有什么规律,了解为什么这些字要用这个偏旁,了解古文字表示的意思,在古文字的学习上我给学生说了几个与汉字的小故事。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我还加入了一个情境。让学生跟着我坐上时光穿梭机回到古时候看看古文字的写法,学生兴趣一下就提了起来。跟随着我这个领路人“动”了起来,于是我很好的抓住了这一点,让学生很自愿的去接受学习新内容,而不是枯燥的停留在原点式教学,采用告知式告诉他们古文字。通过上课效果我发现这样既符合低年级孩子的特点,又能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学到。接着我在指导每组偏旁楷书字形的区别、读法、写法,再讨论还有哪些字也有这些偏旁,再推选代表丰富带有这些偏旁的字的群体,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还是很高的。通过这样的自主探究学习,培养了学生识字的兴趣,提高学生识字的能力。
二、与孩子互动起来。通过自主学习以及老师的讲解,学生知道了四个偏旁大都与什么有关。但是要真正意义上的巩固识字的效果,我认为和学生的互动很有必要。不能一味的停留在我讲的阶段,所以只有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有一个好的结果。为了我以读得多种形式让学生之间产生互动,而我只是作为一个引领人。本课的12个词语,每组3个词语之间有着内在的练习。要保证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充分诵读,并图文对照。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理解词义,把识字、理解词语与认识事物融为一体。可通过组织学生自读、互读、小组读、齐读、赛读等形式,在这样的气氛下,发现许多难题变得不再难,而且本班学生的诵读质量不是很高,这样既激发学生诵读的乐趣,也提高诵读的质量,也巩固识字效果。学生读得兴致勃勃,自然对于本课的词语及词语的理解更为深刻和全面些。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菱港北路68号 E-mail:wjcd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78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