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标题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教师博文>>文章内容
浅谈讲求实效的语文教学 杨云娟
发布时间:2014-05-26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杨云娟

浅谈讲求实效的语文教学

在新课程背景下,扎实树立“有效教学”的理念,通过多种渠道培训教师,促成教师专业成长,是实现“有效教学”理念的重要途径。为此,就如何才能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呢,由于长期从事高年级语文教学,现结合我自已本次培训及教学实践,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一、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针对多数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错字多、语句不通顺、标点符号混乱等现象,对课文中的生字词和要求背诵的内容,要求学生达到人人过关,个别实在有困难的要求抄写过关后再听写;对于“基本句型变换形式”、“修改病句”、“转述句”、“按课文内容填空”等学生考试容易失分的基础题型,我以小练习册和课后思考题为训练平台,采用了多种形式的练习,如讨论交流练习、口头练习、书写巩固练习,抓典型题例进行精选练习等。在给学生辅导错题时,总结做题的方法、窍门和题型变化规律,每天早晨进展一部分新课外,其余时间全部用来辅导练习及做基础知识的检查。若新课进行得太快,前面的消化不了,后面的就更加不懂,学生对学习也会失去信心。另外,特别对书写潦草,格式不规范,错字多,缺少笔画等现象进行了纠正,比如统一使用签字笔,每课生字中的繁难字,易错易混字,老师示范书写,并让学生讨论怎样记住字的方法,容易错在哪里,错在哪几笔,编成顺口溜以方便记忆。
二、扎实上好一堂课
讲究上课的艺术能够深深吸引着每个学生,使他们自愿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动手、动口、动脑,很自然的就提高了学习效率。新课程理念下的一堂好课考察的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状态,首先要看学生参与的情况,是否参与到整个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了,是被动应付还是主动探究。如果表面热闹而未引起学生认知进步的课不是一堂好课。其次要看学生参与交流的状况,课堂上要创设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感到自己能和教材、老师、同学平等对话,他讲错了,没有关系,她提出问题,有人关注,他不赞同老师的见解,不会受到批评。当他学习困难时,会得到善意的帮助,他取得成功时,会有诚挚的祝福,在这样的环境里,学生迫切想与大家交流自己的体验,课堂变成了学生放飞心灵的天空,这样的一堂课才是好课。最后要多关注的是学生的收获状态,一堂好课,要有丰富的知识容量,更要有真挚的情感体验。课堂上主要主要考察学生有无切实掌握新知识,是否将新旧知识融会贯通。同时还要了解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是否积极主动跟进、投入、共鸣,每个学生是否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尽可能的进步与发展。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是否使“优等生”吃得饱,让“后进生”吃得了,真正做到学有所得,各得其所。
三、做好学习方法的指导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最重要的学习莫过于方法的学习,搞好方法的指导,对提高学生的成绩大有好处。
1、在预习课文时,要求学生“读、画、思、写、问”五步预习,即读课文、画词句、思内容、写批注、问不解,这对于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阅读理解有很大的帮助。
2、阅读指导时,要求学生不仅要带着问题反复读、找、悟,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明白怎样审题,解题方法上对于每一道阅读题都帮助学生审清楚题目要我们做什么?怎么做?对于回答问题的训练,采取让学生根据阅读兴趣出题的方法完成。比如,有意识地选择写景状物、写人记事、参观游记,比较结合学生实际的一段话或文章,让大家阅读后出题。有的学生能出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有的出了用“——”、“﹋”画出比喻、拟人等修辞句,有的学生出了给短文续写结尾等。这样,一段话、一篇文章也能帮助学生联系很多题目,使学生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知识,活跃了思维,阅读的兴趣也提高了。只有把阅读材料当着读本而不是教本,重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放在教会学生回答对一个问题,这样学生的阅读能力才会切实提高。
3、习作教学中,引导学生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头脑想来写作文,关心时事和热点新闻,特别注重片段和小练笔的训练。比如,以前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来学校视察,就让学生时时用心体会,追踪事情的全过程,用笔表达所见所闻所感。过父亲节、母亲节对父母讲几句关心体贴的话写下来。油菜花节写写田野美景。结合课文续写,如《爱之恋》一课,根据要求续写“乔依醒来后……”,《郑成功》一课中的作战场景,让学生补写一段敌人惊恐万状,乱作一团的场面,古诗词学完后让学生改编故事等,通过一系列的片段练笔,使学生对习作有了兴趣,慢慢就有话可说了。
四、后进生的转化
对于后进生,要认真做一些分析,他们有的是基础知识差,思维反应太慢,做作业速度慢,书写差或嘴上会说、手上写错,很自卑,对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自我控制力不强等。老师首先进行耐心辅导,寻找学习中问题存在的原因,帮助他们想想办法,教教方法,疏通他们的思想,多鼓励,让他们树立自信心。第二是适当减轻作业量或延长他们做作业的时间,无论他们能做对多少,只要每天都有收获和提高,时间长了就会有进步。第三是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进行迁移运用。如看见同学劳动很卖力,就表扬说他肯吃苦、勤劳,希望他在学习上也能这样,他们一定乐于接受,并愿意将这些做法迁移到学习上来。第四是设定一些奖励机制,如积分制,对单元考试及作业满分受到表扬的人加分后登记在册,最后奖评。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菱港北路68号 E-mail:wjcd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78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