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了《教师最需要什么》中傅老师的故事,让我明白了:如果我们教育工作者都能对孩子多一份耐心、多一点倾听的话,沙漠将成绿洲,枯枝会发芽就不是神话。其中让我感受最深的有以下几点:
耐心等待,给孩子足够的时间。一个学生在学习上后进了,是因为以前的学习问题如雪球越滚越大,日积月累形成的,那么化雪过程当然也需要一个时间。
耐心指导,给孩子搭梯建桥。对于学习后进的学生,我们要转化他,要解决两个实际的问题,使其从前丢下的芝麻,捡起现在的西瓜。西瓜和芝麻兼得,必须在芝麻和西瓜之间搭梯建桥。当我们一味指责孩子什么也不会时,是不是应该想想我们应该做的而没有做。说第一遍,他不会,我们就应该说第二遍,第三遍……一直到会为止。
要对学生有耐心首先要对他们有信心。知识的积累,思想意识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育好学生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需要树立信心。有的教师面对学生总是唉声叹气,却不知自己已经放弃了成功。成功,是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构成。转化学困生,是我们经常提到的问题,也是我们经常面临的问题,对学困生没有了信心,失去了兴趣,也就失去了耐心,就等于我们的这颗心对于这个学生将已经停止了跳动;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来说,这无疑是致命的错误。对学生没有信心,失去耐心就等于失败,因此,耐心需要树立信心,需要坚定的信念。
其次要有责任心。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阳光下最纯洁、最伟大、最光荣的职业,这是世人对我们教师的尊重,同时也是我们的一种压力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