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标题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教师博文>>文章内容
让坏孩子变好,让好孩子更好!(唐文亚)
发布时间:2014-03-12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唐文亚

 

让坏孩子变好,让好孩子更好!
梁漱溟是我国现代思想家,人称“20世纪新儒学的开创者”。他一直记得这么一件事:童年时,有一天他把自己玩耍的一串铜钱遗忘在屋外的树枝上了,怎么寻也寻不到,就回家大吵大闹,硬说是别人拿了。后来,细心的父亲在外面发现了铜钱,知道是儿子自己忘了。他既不大声斥责,也不是直接取了给他,而是写了张纸条交给儿子。纸条上写着:有一小儿,自己把一串铜钱挂在屋外的树枝上,不仔细寻找,却只是责怪别人拿了。梁漱溟看了纸条,赶忙出去寻找,果然在树枝上见到了自己遗忘的铜钱,顿时觉得很不好意思。梁漱溟的父亲坚持传统的教育方法:循循善诱,启人以自觉自悟,让孩子心中的德性发挥作用。
其实许多聪明绝顶的人年幼时,在某些方面常常较常人略显愚笨,表现出大智若愚的样子。对于这样的儿童,要注意仔细观察,切忌随便冠之以“愚笨”、“不聪明”一类帽子,即使在某些方面差些,也要避免“全盘否定”的错误。
 再如,爱迪生小的时候曾经被他的班主任老师看成是最“笨”的学生。但是他的母亲却认为,老师当面骂学生“笨”,恰恰说明了老师自己的无能。她把爱迪生接回家,按照儿童的心理特点进行教育,并千方百计鼓励爱迪生多做各种各样的实验。爱迪生后来之所以能成为世界闻名的大发明家,与母亲的教育和恰当地应用赏识、暗示教育是分不开的。
父母的期望应当与子女的实际情况相适应,并且要结合孩子的心理特点进行教育。我们有理由相信!会让坏孩子变好,让好孩子更好!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菱港北路68号 E-mail:wjcd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78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