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报到日?
马杭城东小学 王红娟
2月16日是常州市中小学生报到的日子,作为一名班主任老师,在学校忙了一天,非常疲惫。刚进门,上四年级的女儿就说:“妈妈,包书皮买了没有?这几本要用包书皮,这几天要用包书纸(彩色纸,漂亮)。”我很无奈:“你还缺什么?想想好,一起买了吧。”女儿对照着各科老师的要求,把要买的东西记下来。
来到欧迪办公门口,已经是车满为患。走进去,人真的好多啊,都是家长带着孩子,手里拿着清单在买学习用品。不时还听到孩子和家长讨价还价的声音:“这个书包上有小黄人,是新款,我要买一个。”“你的书包上学期才买,还很新。”“不行,我就要这个,漂亮。”那个妈妈还是依从了孩子的要求。我看看女儿:“你这样,我是不会买的,太浪费了。”还好女儿懂事:“我的书包好好的也不会要换啊!”(女儿上四年级才买第一个书包,一二年级用的是幼儿园时的小包,三年级用姐姐的旧书包。)而这样的争执和妥协声不时传入耳中。
选好要买的物品,排了半小时的队我们才结账回家,进入上课前最重要的环节——包书。原来每次包书都是我帮动手,她看戏。今年大了,我让她自己用塑料包书皮包老师要求教辅用书,我帮她包语、数、英三本教科书。包了第八次,已经是熟练工了,30分钟就都搞定了。
还记得四年前女儿上一年级,我和表妹两人为她包书包到了晚上9点40。每一本书都帮她用彩纸包好,再套上塑料的包书皮,中间还因为没有准确理解老师的意图而反复了很多次,真可谓是一人上学,全家奔波,忙得人仰马翻。再想想今天超市里看到的情景,真是劳命又伤财啊!这到底是谁的报到日啊?
作为一名老师兼家长我觉得在孩子开学前应从这几方面做好准备:
1、让孩子明确自己的事自己做。
整理书包,收拾作业,包书皮,清洗红领巾等完全可以由孩子自己做,年级低的也应该是家长在做的时候,让孩子在旁边跟着学,从而能由扶到放,实现自理。马克思曾精辟地指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做好自我服务劳动,可以增强孩子学习做事的兴趣,使孩子初步养成做事有始有终、负责到底的良好习惯。
2、让孩子学会爱护学习用品。
首先让孩子明确学习用品的价值:每一件物品都是大人们(包括父母)辛苦工作、勤奋劳动的果实,是劳动成果。是用爸爸、妈妈的工资换来的。不爱护物品就是不珍惜别人的劳动,就是不尊重别人。其次,让孩子知道物品的作用和用途,笔是用来写字、画画的等等。另外,还要教会孩子怎么使用,铅笔用完后把铅芯收进去,钢笔用完要套好笔帽,写不完的本子可以用来打草稿……这样有了具体的做法,时间长了,孩子也就能潜移默化地学会爱护学习用品了。
3、学习用品也要节能环保
现在提倡“节约型社会”,这种意识也应该从小就灌输给孩子。那么对于孩子来说,与他生活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则最有说服力,而学习用品则是重中之重。要让孩子明确只要东西能用,再买就是浪费,就是不环保。在给孩子买文具时,我本着“买多为患”的原则,孩子缺什么学习用品,我给他买什么,每次的数量都是单个。如果家长一次性给孩子买太多文具,会让孩子认为:只要我说文具用完了,爸妈就会给我买好多新的。对于这么容易得来的东西,孩子当然不知道珍惜。而且有些孩子还会这样想:家里还有很多,我浪费一些并无大碍。
时间长了,相信这种节能环保的意识也就深入孩子的心中,再也不会出现每个学期买一个书包这种现象了。
4、家长要相信孩子的能力
开学的准备工作要尽量让孩子自己完成,低年级的家长可以边帮助孩子整理,边指导,让孩子有章可循。中年级的家长可以在孩子整理完后检查一遍看看是否有缺漏。到高年级就可以完全放手,让孩子自理。只要家长在教育孩子时持有积极的心态,去支持和鼓励自己孩子,定能使孩子在其发展过程中始终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情绪,并充满自信。
孩子的教育,生活中处处可见,注重细节,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