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传到授业解惑也。”教师,是智慧的源泉,是道德的典范,是莘莘学子的引路人,更是学生美好心灵的塑造者。因此,每个教师都要时刻以“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八个大字来提醒自己,以德立教,以身示教。教师不仅仅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更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只有以情育人,以言导行,以才育人,以身示范,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对学生冷漠、缺乏热情的教师绝不是一个有良好师德的好教师。常言道:“严师出高徒。”若不对学生严格要求,是很难培育出祖国未来的人才的。但是,严要得法有度,同时,对学生也要有充分的关心、爱护、宽容和尊重。教师对学生的爱,既是敬业精神的核心,又是教师高尚品德的自我表现。
真正优秀的教师,一定是以身作则的人。他对祖国的爱,对学生的爱,对事业和未来的爱,都表现在他对自己的高标准要求的落实上。作为小学教师的我们,肩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为祖国的未来夯实基础的重任。这就要求我们本身要有一定的人格魅力,而这种人格魅力表现为教师必须要有敬业精神,必须具备健康的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师爱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也是教师的天职。因此,在教育工作中,教师应把信任和期待的目光洒向每个学生,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呼声,和学生产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让一切学生的心灵都感受到师爱的温暖。
没有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精神,就不可能成为一名好教师,也决不可能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创造业绩,作出贡献。教师是园丁,学生是花朵,只有靠园丁辛勤无私的浇灌,花朵才能茁壮成长,芬芳世界。教师是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
身为教师,我们不能把教书育人降低到只传授知识的层面上。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通过学习不断地在思想上、政治上、文化上充实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从教素质。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去感染学生,以渊博的知识去培育学生,以科学的方法去引导学生,以真诚的爱心去温暖学生,以高尚的师德去影响学生,成为一名真正的优秀的人民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