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标题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教师博文>>文章内容
北大印象
发布时间:2013-10-09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杨筱艳

 

北大印象
我对北大一直都有一种不解的情结,和无数未能进入北大的莘莘学子一样,这是一个年轻时没能圆成的梦。真正跨入北大的大门,是今年参加第二期北京大学—武进区中小学校长领导能力与人文素养提升高级研修班的学习,使我有幸目睹了个百年名校风采。
夜游北大
14日下午,下了火车,乘地铁来到北京大学东门,还没来得及细细观赏即匆匆乘上大巴来到下塌的宾馆——正大国际中心。吃过晚餐,校长们三三两两结伴夜游北大。走了不久便碰到湖小教育集团的校长们,他们告诉我们:前面有一个湖,很漂亮。漫步在宁静、整洁的林间小道上,一切是那么的静谧,这与小学一下课喧嚣的校园是绝然不同的,偶尔从树林深处传来一两声鸟叫。夜色渐浓,我们有点迷失方向,只是凭着感觉一直朝前走,树林中不时出现古典的建筑,我心中一直好奇着:这些像宫殿一样的房子是干什么的,教室不像教室,办公室不像办公室,里面却灯火通明,还装着空调。朦胧中发现前面有一个池塘,灯火倒映在水面上,波光粼粼,这是传说中的未名湖?这么小,有点名不副实吧。在疑惑中继续向前,看到了一座雄伟的古典建筑,缪校长说:“如果没猜错的话这是一个行政办公室。”走近一看,果然没错。楼前两旁的花坛里赫然屹立着两座汉白玉华表,当时吓了一跳,居然北大里面还有这么神圣的地方,登时肃然起敬。折回身,循声走去,不久来到一个湖前,湖边一棵棵柳树倒垂着,一张张长凳上坐着纳凉小憩的人群。一个湖心小岛,远处的灯光、树林、塔身倒映在湖中,煞是美丽。这才是大名鼎鼎的未名湖。晚上的北大是神秘美丽的。
昼观北大
如果说晚上的北大是神秘美丽的,那白天的北大是古朴现代的。天刚蒙蒙亮,便有早起的人们开始了晨练。宾馆门前是几面网球场,或老师,或学子,或青年,或老年,鼻尖上散发的汗珠在晨曦中显得特别顽皮可爱,它告诉人们:一日之计在于晨,努力今天收获明天。小道上有的学子手捧书籍在背诵着昨天的功课,有的侧躺在长椅上默默沉思未来的发展,有的身着运动服慢慢地跑步……迎面走来的学子,脸露微笑,似乎在告诉人们他们是中国最高学府的精英,这微笑是自信的、谦虚的、热情的。不管你走到哪里,如果需要的话,北大的人都会伸出热情之手,丝毫见不到当下社会常见的冷漠、敌视。白天的北大,经典的“一塔湖图”、一处处文化迹象便在头脑中逐渐鲜活起来。穿行于北大的校园,都感到一种浓浓的文化气息。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积淀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红楼绿树,湖光塔影,凝重而富有朝气,古朴而不失秀美。
走进课堂
走进北大,站惯了讲台的我,不由地收起那份浮躁的心态,变成了一名谦卑的聆听者。在北大课堂,能与大师们面对面,是一段难得的因缘。
8个专题,8位教授的精彩讲座,涉及到国学文化、国际关系、领导艺术、法律法规等领域,可敬可亲的程郁缀教授,学贯中西的李清泉教授,绘声绘色的辛青峰教授,拳拳爱国的王岳川教授,沉稳睿智的周旺生教授,或风趣幽默,或口若悬河,或引经据典,或条分缕析,引导我们领略了最前沿的知识,最先进的理念。
 培训中,北大老师侃侃而谈,古今中外的历史典故,学贯中西的专业经典,信手拈来,妙趣横生。一堂堂讲课看似随意,其实不然。很多老师在短短三个小时里自然流畅地把自己毕生研究的学问和人生理念深入浅出地向我们娓娓述说,不知不觉间渗入心底。这种挥洒自如的教学方式包含的信息量极大,最能看出老师的功底。而练就这样的功力,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惟有通过孜孜不倦的学习,观念的不断更新,方能如此成熟地剖析问题,如此坦然地直面人生,并且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意义有如此深入的认识。
 在北大学习,一时间远离了物质世界的诸多纷扰,体会的是人生中的另一番感受。在这里,所有的授课老师虽然教授的知识不同,但却都传递着同一个信息:不要滞留于现实生活中的浮躁和彷徨,而要守护住那颗渴求知识、积极求学的心。而同是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面对繁琐的教学工作,我们教授给学生的除了知识还需要有些什么?大师们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学高身正的风范足以令我们这些奋斗在教学一线的教师们学习和深思。
七天的学习,从初始的心存好奇、期盼,甚至不安,到将要离别时已被充实、收获、以及满满的自信所代替,北大成全了我一个梦想。做教育的我们,如果希望能走得更远,那就应该时刻提点自己是不是站得够高,正如康健教授所言:“教育者应该有一点理想主义的色彩。”在被均分、升学率所充斥的今天,我们应该时不时地学会抬头仰望苍穹。作为一名教师,如果能切切实实地为学生十年、二十年乃至更长远的人生负责时,就一定站在了一个令人尊敬的高度。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菱港北路68号 E-mail:wjcd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78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