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这本书感兴趣,是被这本书封面上的一段话所打动:“教育的本质是心灵的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突然觉得教育原来也是一件很诗意的事,很想做那“摇动树的树”、“推动云的云”、“唤醒灵魂的灵魂”。所以我开始读这本书。这本书有四个篇章,54个章节,每个章节都有编者收集的各种案例,并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将实践与理论融会贯通。每一个篇章读后都让我觉得豁然开朗。
我自己把对这本书的感触总结为三组关键词。
第一组关键词是:幸福与快乐
书中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作为教师一种全新的心情,那就是幸福和快乐!长期工作在一线,往往会出现倦怠,心胸也逐渐狭隘。书中的第一章就给我们指明了一个方向----做一名快乐的教师。书中第4章节中所说的教师幸福的“加减乘除”法则让我感触特别深刻:加法,就是在每次忧患中都看到机会。减法,就是要学会给自己减压。乘法,就是要不断的读书和学习。除法,把每一个小步都看成目标。的确,做好教育的每一件小事,才能享受教育带来的幸福和快乐。布置好一个整洁明亮的教室,是一种快乐;上一堂令自己和学生满意的好课是一种快乐;帮助办公室的同事也是一种快乐……只为一份薪水毫不情愿的工作着,只会让我们偏离教育的幸福,更会使自己一颗年轻的心越来越快的走向衰老。所以,我也真心的呼吁所有的同事们:做一个幸福和快乐的教师吧!
让我感触最深的第二组关键词是:沟通与互动
书中从“让学生学会触摸幸福”, “学会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帮助学生走出焦虑的深谷”,“让学生学会自我调节”等18个小章节来阐述教师该怎样了解学生的心理和学生进行沟通。走进孩子心灵除了要有师爱之外,更重要的就是多和孩子沟通,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及时伸出援助之手,这样孩子就会信任你,而你就会不仅是他的良师,更是他的益友。平时,我们应该注意我们与学生们沟通的细节,如沟通的距离,是站在高高讲台上大声喝斥,还是常常与他们坐下来促膝长谈,又如,沟通时的方式,有时候孩子们正在为自己辩解的时候,老师们往往是先入为主,不给于解释的机会,武断的认为他又做坏事了。其实,就是真的发现孩子做错了,也要允许他们申辩。这样才能使孩子心服口服,反之,会他们滋长一种抵触情绪。沟通是架起心灵的桥梁,请不要吝啬我们的语言,耐心地多和孩子沟通吧。
书中还从 “教师需有独特的教学风格”、 “让幽默唤起课堂教学的活力”、 “课堂教学需师生互动” 、“课堂中需把握好心理激励的契机”等32个章节来阐述教师教学和课堂管理中最需要的心理学。一个孩子有所收获的活动一定是个充满激情的互动的过程,书中说到“最能打动人心的是充满爱的激情。”如果教学活动中你总是泛泛而谈,那么它就是死水一潭。如果老师充满了激情,用心的投入,学生在活动中就会有情感的起伏,这样才能让课堂真正的互动起来。所以教师不应该只是知识渊博的,更应该是阳光的、活力的、风趣的、幽默的,在互动中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把握好心理激励,它可以让课堂互动散发出奇异的光彩。
让我感触最深的第三组关键词:反思与成长
课堂教学历来被称为遗憾的艺术。再优秀的老师,再成功的教学,也会有瑕疵。反思是对自己工作非常有帮助的一件事。教师的成长等于经验加反思。读了书中第四十六章节“做一名反思型教师”,受益匪浅。反思是一种理念、一种方法、一种技能、也是一种境界。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育教学反思可能成为名师。我也非常希望自己在今后不断的反思中迅速的成长起来,取得更大的进步。
《教师最需要的心理学》是你让我与作者进行了一次心灵的沟通。最后,我引用书中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波斯纳一句话与大家共勉:“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的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你们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永远只能停留在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就让我们将看书和思考结合起来,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运用思考将别人的观点融会于心,变成自己的,并用于实践中,不断调整和反思。这样,我们每位老师都能找到无数把开启孩子心灵的钥匙,走进孩子丰富的世界,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