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标题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教师博文>>文章内容
《认识千克》评课
发布时间:2013-10-09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章瑞华

 

徐峥的《认识千克》这堂课中,教师的角色转变了,不再是传统教学中的“教教材”,而是主动寻找教材中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有机联系的切入点。以学生所调查的丰富信息出发,灵活的展开教学。使枯燥的数学问题变为活生生的生活现实,增强了学生对数学内容的亲切感。在这堂课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凸现了,真正亲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在自主学习、自主活动的乐趣中升华了对千克的理解。学生学得主动,学得开心,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一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材给我们呈现的知识是静态,如何使静态知识生动化,情境化,教师通过学生交流购物收集到的信息——称1千克物品,来体会感悟1千克的实际轻重,理解千克的含义。既迎合小学生好奇好胜的心理,增强了学习的乐趣,类化了知识,丰富了视野,又让学生充分享受了学习,交流,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是关注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该教师在教学中不仅重视了知识和技能,更关注了学生的情感。我们惊喜地看到,学生的思维活了!情感丰富了!合作意识增强了!这与教师富有激励性的评价离不开,更与教师的设计活动离不开,学生主动,积极地经历了,建构了新知识。  

三是较好地体现了数学课“活中乐,活中学,活中悟,活中索”的特点。具体体现在:  

①以“活”的导入激发学生的乐趣,让学生从课始就进入用口交流购物的重量,用手掂量物体的重量,探究的兴趣油然而生,达到了以导激情,以情启思的目的。  

②以“活”的形式调动学生乐趣,启动学生的思维,一步一步向深入发展。从课始的说,看——课中的掂,猜,称——课尾的掂,想,称,议的活动中,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在活动中合作学习,团结互助的精神,尝试到了成功的乐趣。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菱港北路68号 E-mail:wjcd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78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