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届现代与经典(南京)小学音乐活动听课感受
陆 峥
五月如歌,五月如画,恰在这惹人的五月,我来到了南京市长江路小学,参加第24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音乐教学观摩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小学音乐众多名师、特教齐聚金陵,一堂又一堂的观摩学习,一次又一次的报告分享,让我们如痴如醉,让我们流连忘返。
从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引人注目的开场白和活动设计,集趣味性和启发性为一体,不仅能引人入胜,而且能发人深思。一个好的导入可以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产生学习兴趣。从导入新课到课后小结每一句话都很精炼、每一个问题的设置都恰到好处、多媒体设计也充分体现了专业知识的结构体系。每位教师都能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在知识重难点的把握上处理得很到位,不仅教师基本功十分扎实,语言,教态和对课堂的掌控能力都非常好。让学生在这种非常轻松愉快的情景中学习音乐。
来自温州市的特级教师项雅丽老师授课的《我和我的小狗》给我印象很深,她用一首有趣的《我和我的小狗》征服了在场所有的学生和老师,她巧妙地用小狗的叫声为歌曲编配了独特的低声部旋律,与歌曲做二声部的合唱教学。学生通过游戏不知不觉就将低声部掌握了,并引导学生注意声部之间的相互倾听,从而达到和谐统一。
还有来自台湾的饶咏婷老师授课的《一起玩节奏》,她幽默的语言,潇洒的气质让我不得不佩服她对音乐的独到见解和理解音乐的能力。她从肢体语言和歌声中渗透“弱起节奏”,强调音乐主题,真正的和学生《一起玩节奏》。
来自南师附小的尹润萍老师的《天对地》,这节课至今回想起来都还有坐在现场的感觉,她把学生喜欢的“一问一答”“对”的形式运用到课堂中,同时整节课围绕着用不同的力度、速度、强弱来进行“对”。最后还将音乐理论中较难的“移调”通过“对”的形式解决了,专业性非常强。
这次培训学习给我的印象很深刻,受到的启发也很大。我反思要当一名现代教师一定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跟上学生的心理成长,使心灵的塑造和素质教育的完美结合并体现。教育要以人为本,不是做作,不是照本宣科,要的是我们的爱心,一切从心从真出发,我相信这是最大的感染力,超过了知识本身,超过了音符本身,超过了普通的教与学的单调形式,音乐教学不仅仅是要教会学生唱两首歌、跳两只舞蹈,更重要的是要教会他们什么是美好的事物如何正确认识美、追求美、感受美、欣赏及创造美,而这些才能构成一个重要不可分割的体系。
成人之前要成才,音乐教育尤其重要。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启蒙,在这个重要的阶段,我深知自己身上的压力,知道除了加强自我的学习,不是单单的在音乐方面的提升,而是各个方面都要有所加强。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对现在教师的要求是必要的。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坚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利用业余时间在学习中完善自我。
学会收集各种音乐文化资料,以便让学生能多听、多看、多接触优秀的作品,从而增长见识,并获得更多美的感悟。此外,注意自身的学习,多听老师们的课,吸取精华,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法。
2.虚心向别人学习,多“取经”,积极参与教研活动。
通过这次学习,我认识到进行教研活动是教师职业生活的基本方式和特征,它是一种“唤醒”,是一种“体验”,是一种“对话”。参加教研活动能够有效的提高各方面的信息,和其他老师经验共享,从而也能提高自我。
3.坚持“爱”字出发,为学生创造乐学环境。
当一个好老师的基本条件:有一颗爱孩子的心,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把自己当学生的朋友。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那份无私的真爱,努力的爱每一位学生。因为,爱心教育是成功教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为学生创造乐学环境。
总之,通过培训活动让我感悟到了只有到了高处,才看到自己的渺小,只有看到了自己的渺小,才能踏实登高,不断前行。也让自己在教学中更新理念,自己也会在工作中结合实际,更好的进行教育教学工作,提升我校的艺术教育水平,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