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几个月了,一直在思考,也有所感悟。
最近教研室组织了几次教研活动,听了几堂课,我发现要上好一堂体育课确实挺难的。在新课标推行的大环境下,对体育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他的课和体育课不一样,在其他科目的课堂上,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坐着跟住老师的思路就可以了,听懂老师的讲解,这样基本上就可以了。而体育课上,老师要带领学生做各式各样的身体运动,在课堂设计上要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如果学生对体育课的内容不感兴趣,学生做动作就不认真,不认真就很懒散,一懒散就出现纪律问题,整个班级就乱哄哄,那么体育课就很难上好了。传统的体育课就是这样,课的内容比较固定,老师的教发比较单一,“老师教,学生学”,这样下来学生对体育课的热情不大。所以,在当前形式下推行新课程标准还是十分必要的。上个星期,城关中学开放周,我作为新教师,去听了两堂课,一堂是武术课,还有一堂是耐久跑。按道理说,学生对武术课的兴趣大,学生都想学一点中华武术。学生对耐久跑的兴趣一般不大,因为很枯燥。但是两堂课听下来,效果却恰恰相反,由于采用老课标的上法,武术课上的很沉闷,课堂气氛不是很好。而耐久跑的课堂上,由于采用情景教学,整堂课经过精心的设计,使学生们的兴趣大大提高,在课堂上,学生还不时地欢声笑语。二者的对比,使我深有感触。体育课的设计如果不好,学生本来感兴趣的项目都变得无味了,体育课的设计好了,学生本来不感兴趣的内容就变的感兴趣了。王老师是新课标的拥护者,在王老师的影响下,我也开始设计了两堂公开课,运用体现新课标的情景教学,下来的效果看,学生兴趣还是满大。我的问题主要暴露在一些课堂组织的技巧,尤其是我的语言表达问题。在应试教育的培养下,我的语言表达问题是我的一个弱点。所以今后,在我的成长过程中,尤其要注意这种细节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