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教育的永恒主题。因此,努力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对站在教育第一线的我们,是义不容辞的职责。我们很多教师都在以自己最大的力量努力着,也包括我自己。下面就我个人的观点,谈谈对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我制定了以下措施:
首先就是布置充分的预习作业,让学生自学。叶圣陶先生“三环节”:预习、讨论、历练,可见预习的地位。“教是为了不教”,能培养出孩子的自学能力,何乐不为!。
我以往也布置预习,但我们师生可能都重视不够,效果可能不如人意。
1.教师如果不充分认识预习的重要性,学生就不可能重视。在预习的基础上教学,在教学的指导下预习,是语文课程的一条定律。不预习而上课,是语文教学低效率的一个症结。一节课有预习垫底,就会出现高度;有预习先行,就会出现深度。
2.预习需制订“常规”,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不要一下子布置太多,要求很高。但我想,以往我们可能只要求熟悉若干字音字形和词义,学生容易偷懒。我们可再布置这样一道预习题:能复述课文内容。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以体验为本。“自读”就是实践、体验。“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也是语文教学的第一学法。“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能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多了,就会有感悟:在内容,在写法,在语感方面。语文素养的核心是什么?是语感,靠多读多背,来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李白杜甫等都是这么“读”出来的。
这样课堂上就能节省下读书所用的时间。但并不代表就一下不读书。其实,自读,自悟,会运用,是天底下最好的教学方法。一定要有充分的读。
3.教师对预习不能没有检查,听之任之。凡有新课,必有布置,凡有布置,必有检查。用课前或者是下课前5分钟,检查字词,复述课文。学生能很好完成预习任务或有更好表现的要大加宣扬、赞赏。
其次我认为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备好课,上好课是关键。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上好课,让课堂教学落到实处。而上好课教师必须备好课,备好课是上课的关键。备课时要深入了解学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思路,同时在教学中,注意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更要注重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让学生多动脑筋,多观察,多问几个为什么。尽量创造条件给学生,让学生在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交流意见,发表不同的看法。教学时,激发、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课堂效率也会不断增长。
第三,要注重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有一句话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阅读对学生来说是不容忽视的。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一是利用课堂教学,二是多进行课外阅读。课堂教学的每一篇文本教材,都是经过专家筛选的,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也是对学生实施能力锻炼与思想教育的典范,在教学中应该想方设法,利用好这些文本。要采用课堂上交流、背诵、默写等形式让学生积累课文中的好词好句。在课外阅读方面,我采取以下措施:一是让学生每周至少阅读二篇课外的文章或者一本书,并做好读书笔记;二是每周选一节语文课进行读书交流会,交流自己的读书体会,读书心得;三是把自己积累的好词好句写在卡片上,大家共同交流学习。在作文指导方面,结合课外阅读让学生每周写一篇读后感;让学生多观察身边的事物每周至少写一篇小作文,以记身边的事物为主;上完一单元后,在老师的提示学生的讨论后,限时在课堂上完成一篇大作文。平时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学生的语文能力也就会有所提高。
最后,我认为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生习惯。俗话说:“习惯成自然”,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使学习从内心出发,不走弯路而达到高境界;不良的学习习惯,会给学习的成功带来困难。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从细节开始,在教学中,有许多的“细节”,诸如坐的姿势,读书的姿势,回答问题的声音要响亮等等,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把这些细节养成好的习惯, 教师必须注意从一点一滴的小事抓起。习惯是经过重复或练习而形成的自动化了的行为动作,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是必须有一个过程,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不断强化,需要持之以恒地渗透。久而久之,学生的习惯就自然形成了。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就会学会学习,懂得怎样合理地去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会受益终身。
我作为教师,会不断努力,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