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标题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教师博文>>文章内容
“教书”与“育人”
发布时间:2019-10-10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陈铭

“教书”与“育人”

武进区城东小学   陈铭

著名教有家陶行知先生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也有人说“学深为师,品正为范可见“学”乃教育之基础,“德”乃教育之本源,“学高”才能“教书”,“身正”方能“育人”。“教师”从字义理解,是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在学校中向学生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体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把学生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

那么,什么样的教师才能将学生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呢?换之,具备何种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学生呢?是知识渊博型教师,还是品质优良型教师?长期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经验告诉我们,我们需要的最德智俱全国人民教师。教师“学高”, 知识储备巨大而丰富,才有教出才能杰出的学生的可能性“身正”作为教师自身优良品德修养的表现,在教学实践中同等重要。子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只有德艺双馨,学生才能德才兼各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如何做到“学高”“身正”,进而教书育人呢?

 教师是一种职业,更是一项事业。教师应当“把教育当事业”,这至少有两个含义第一勤于研究第二优于创新有事业心的教师,能够以一种研究的眼光去打量与审视,面对教育中的所有现象,能自觉地进行研究,然后结合自己的每一个教育行为进行分析、比较、质疑、琢磨、提炼等。有事业心的教师致力于超越自我,不甘于简单地重复,哪怕是同一篇“教”的课文,针对不同的学生或是在不同的时期,也希望能够一讲出新意。如果说把教育当饭碗能够满足教师物质生活的需要,那么,把教育当事业则既能促使教师不断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又能帮教师实现自我价值。

教师不是演讲者,而是学生的榜样。教师“行为世范,学为人师”,应当从知识与情援等多方面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然而,如今却出现了很多毡污教师这一神圣职业的人,比如在汶川大地震中撒下学生的“范跑跑”在孩子痛苦表情下嬉笑不止的温岭幼儿园虎量教师······有责任心的合格教师要以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以高尚的人感染学生,以整洁的仪表影响学生,以和蔼的态度对待学生,以本事的学识引导学生以博大的胸怀爱护学少。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有人的实效,学生才心通其师,你甚进、进而“乐其减”。

教师不是学生的长辈,而是学生的朋点友谊是师生沟通的桥梁。教师很容易把自己放在学生长辈的位置,一旦学生的行为超出教学计划,就会勃然大怒。一些道德修养不高的教师甚至会做出体罚学生成者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教师在丰富个人知识素养、陶冶个人情操的同时,也要注意在教学中淡化自己的角色。只有与学生叫朋友,与学生多交流。学生才能取得共赢,共同进步。学生也会更加信任老师,师生沟通才能畅通无阻,真正达到“教书”与“育人”的目的。

学识是教师的头脑,教书是教师职业生涯的风帆;师德是教师的灵魂,育人是教师事业理想的翅膀。“学高”与“身正”同等重要,二者共同成就了教师教书育人的理想。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菱港北路68号 E-mail:wjcd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78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