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学校通常每节课有5~10分钟的跑步时间。很少是规定大家排队一起跑,而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快跑或是慢跑,顺时针或是逆时针,朝东或是朝西,完全是“无政府主义”。
女儿说上体育课时一般是男女生分开活动。她们20多名学生排成三行跟着舞蹈老师,随着音乐节拍不断摆动身体。老师一边示范动作一边喊口令,学生们则一边模仿着老师的动作一边哈哈大笑。
当然,体育课也不乏“军事管制”,比如在竞技比赛课时,老师讲话,学生绝对不可以讲话和乱动;只要老师的哨子一响,绝对停下所有的动作;竞争中,孩子们非常在乎别人的感受,懂得怎样礼貌谦虚地赢得比赛。同时,又绝对遵守规则。美国学生的体育运动,占了课余的大部分时间。他们的体育锻炼,非常正规、极其严格,而且都是配合着各种赛季的比赛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一直练到让你觉得自己比一个专业运动员还棒!难怪很多美国的中学生看上去都有运动员的体魄。
也许在美国儿童肥胖问题严重,各个州、各个学校的体育课都各自引进了不同的健身模式。比如有学校选择了公路自行车锻炼和救生员训练,有学校采用瑜伽、普拉蒂、跆拳道和增氧健身法等普通健身运动,更有学校用电视游戏“劲舞革命”进行体育锻炼。
这种非传统的团体身体训练内容让他们感受到体育锻炼的魅力,进而培养学生一生的锻炼习惯,这才是美国学校体育教育的落脚点。
从小学到社区俱乐部、再到轰轰烈烈的高中、大学联赛,运动几乎是每位美国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家庭把孩子参加体育比赛看作盛大节日,家长会开车一起去观看。家长们似乎把体育课看得比文化课还重要。
无论在中国还是在美国,女儿一直是“学习尖子”,这让她在“分数至上”的中国很有优越感,但在美国老师和同学们眼中变得“不是那么回事”。
女儿曾经被学校推荐参加所在得克萨斯州的数学竞赛。她是去参赛的十几名学生中唯一的得奖者。可当她“荣归故里”时,非但没有“众星捧月”的场面,反而独自站在距那批学生1米左右的圈外。我问女儿,他们不羡慕你获奖吗?她说:“谁在乎?”我又问:“他们在乎什么?” 女儿回答:“他们在乎谁是体育明星,谁是篮球、足球、橄榄球队队长,甚至谁是啦啦队队长!根本不在乎学习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