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里每天发生着许多欢乐的故事,他们温暖着孩子,也感动着我。有时也许只是一个眼神,一句关怀,不需多么刻骨,便成为未来前行的动力。
作为班主任,你的幸福是什么?我努力回忆和寻找,发觉幸福就是一种回望,他在我们曾经的共同成长中,当我们翻开那些老照片,看着学生快乐的笑容,和他们回忆曾经的美好,那时我们都是幸福的。所以班主任的幸福是经历后的一种品味。
曾几何时我们被班级的琐事搞的焦头烂额,曾几何时和调皮蛋们斗智斗勇,曾几何时为了转化后进生绞尽脑汁,却收效甚微。当读了管建刚老师的《一线带班》,一个个小妙招,接地气,用得上,做小而美的教育。
管老师的一线带班,抓得“全”,抓得“实”,抓得“妙”。
“全”,全面。本书介绍了他一线带班的“七抓”:抓开头、抓家长、抓时间、抓作业、抓基础、抓常态课、抓复习。
“实”,实用。抓时间。 时间如何分配。在校时间没有完成作业的同学,放学时都会填写一张“当天作业未完成联系单”。这招跟高主任搭班时学过,效果不错。其次,抓作业。每个班都会有不完成的孩子、拖拉的孩子,面对这样的孩子家长管的太少,反而我们成了监管,每天下午陪在学校补作业,久而久之我们就助长了一批懒惰的家长,凡事都靠老师。从管老师的抓作业中又学到了几招。妙招一:拖拉王的作业竞赛。可俩俩竞争,当天先完成作业的,得一小糖果。一周五天,赢三天的是胜者,得一张“考试加分券”。这样俩人的斗志起来了。每天宣布谁获胜时要有仪式感。输的一方要恭恭敬敬地递上糖果,说约定好的台词:“明天我会赢你的”,给自己打打气。如果是三个?可成立“作业军团”,谁先完成当司令,最后一个完成的当勤务兵。每天的司令有变化,有变化才有竞争的渴望。司令还可以指派勤务兵为他干一件事,如“帮司令交作业、帮司令倒一杯水、帮司令值日”等。这样可以“拖拉学生”管理“拖拉学生”,小妙招大智慧。 妙招二:全班“押注”活动。大家押注你认为拖拉王中谁最先完成作业,集体的力量、大家的信任催促他们完成。可见精神的激励和焕发比物质的力量更伟大。妙招三:桌上贴字条提醒。
“妙”,巧妙。管老师身上有两个“开关”,一左一右,督促学生管理好自己的手和嘴。其次,管老师着重讲述了要怎样抓家长。其实在我们小学阶段的学习,学生自觉性不高,这个时候家长的作用就显而易见了,但是如何处理好家长与老师之间的关系,一直是我比较头痛的事情,在本书中,管老师给我们罗列了六点:照片“一对一”传家长;手机存座位表和好友表;要感谢后进生的家长;使用好“家长QQ群”;两周后开QQ家长会;尽量争取每一个家长。
其中“一对一”地发学生照片给家长,让家长深刻感受到老师关注自己的孩子。咱们也是家长,当老师发班级照片时,都会先去寻找自己孩子的身影。所以我们可以采取每个月每个学生发一张。一个月四个星期,班里有四个大组,一个星期发一组。为了不偷懒,也为了不遗忘,可以固定拍照片、发照片的时间。周三、周四比较适合,正在工作状态的家长,看到老师‘一对一’发来照片,心情大好。照片可以是写作业、读书、考试等时候拍。第一个月拍读书的,第二个月拍写作业的,第三个月拍诵读的,第四个月拍小组合作的,第五个月拍考试的。这样家长一定深感温暖。
俗话说:“好女人要上得厅堂,下得厨房。”那好老师也正如李校所说的既能带得了班,管得了学生,又能玩转家长。也许我依然还在孩子和家长之间进行考验和打磨,但真的感谢他们,给了我智慧,逼迫我努力提升自己,完善自己。我愿意和他们一起成长,让我们的成长就如呼吸一样醇香和甜美。偶尔会出现雾霾,让人窒息,但是相信明天太阳依然会高高挂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