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标题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教师博文>>文章内容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现况分析
发布时间:2019-12-30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蒋建娟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贯穿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每个学段的目标中。叶圣陶在《<精读指导举隅>前言》中写道:“语文学科,不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须在心与眼之外,加用口与耳才好。”这句话是说,学生上课除了认真观察、留心去记之外,还要用口多读,用耳细听。因此,教师在课堂上留足时间让学生主动地去读课文,形成语文阅读能力,引导他们主动获取知识尤为重要。因此,朗读是语言实践的一种最为重要形式,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教学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一、小学朗读教学的现状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小学语文教师开始认识到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朗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如今大部分小学都设置专门用于练习朗读的早读环节。语文课堂上,许多教师也会加入朗读环节,或全班齐读,或分角色朗读。可以说,用于朗读教学的必要时间已经得到了基本保证。但笔者观察到,现阶段的朗读教学中还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不足之处。

二、现阶段小学朗读教学的不足与改进意见 

(一)思想认识缺乏全面性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部分语文教师对朗读教学的理解较为片面。一些教师简单地把朗读作为课堂教学的过渡或活跃课堂气氛的教学手段,在课堂朗读的过程中,有的教师为了赶时间,在学生还没来得及把课文读完,就示意学生停止阅读,进入下一个教学程序;有的教师在学生朗读时没有注意倾听,只是作为一种形式走过场;还有的教师将学生朗读仅仅作为思考下一步教学程序的过渡和缓冲;有的教师安排的课堂朗读形式过多,一会儿是自由朗读,一会儿是小组朗读,一会儿又是个人朗读。虽然课堂上书声琅琅,学生读得也热火朝天,但一节课下来收效甚微。这样的语文课确实没有忽略朗读教学,然而学生并不能从这样的朗读中获得长进,教师和学生对朗读的热情反而日渐减少。语文教师对朗读教学的片面理解必然会影响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和情感价值观的培养。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应当从思想深处认识到,朗读可以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发展语言,陶冶情操。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仅给予学生充足的朗读时间是不够的,还需要教师适当地进行引导、评价,从而形成完整的朗读教学过程。

(二)朗读评价缺乏针对性

朗读评价是朗读教学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在实际课堂上,教师对学生朗读的评价用语常常停留在“读得很好”、“读得很有感情”等一般性评价上。朗读水平因人而异,学生从模糊的朗读评价中不能明白自己的优劣所在,更无法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整体思想感情的把握。因此,朗读评价需要具有针对性,体现层次性,从语音、语调和语气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语言应该具体准确,如“听了你的朗读,我们都感觉到了作者的欣喜之情,如果下次你能读得更流利就更完美了!”此外,除了传统的教师点评,也可以采用学生点评、教师总结的模式,让听的同学也能有所收获。

(三)感情把握缺乏合理性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朗读“正确、流利、有感情”。教师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首先要求正确无误。用普通话读准字音,不掉字,不添字,不读错字,然后要求读得流利。在此基础上,教师才能要求学生要有“有感情”地朗读。当前流行一种“读书腔”,让语调忽高忽低、忽轻忽重、忽快忽慢,拖腔拖调,肆意矫情,以为就是“有感情”地朗读,实则让人听后感觉刻板可笑。因此,《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的要求,这也是新课程对朗读教学现状的纠偏。学习是一种实践活动,学生只有通过积极主动的朗读才能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和价值观,才能理解作品的内容精华及情感态度,从而学会用合适的语气和语调朗读,让情感自然流露,用朗读来正确表达作者及其作品的情感态度。

(四)阅读的方法、形式选择缺乏灵活性

朗读的方法有很多种,如放声朗读、默读、精读、略读等,朗读形式也多种多样,如齐读、领读、比赛读、范读、自由读、分角色读、对手挑战读、带着文后问题读、模仿录音读等。但如今大部分教师仍喜欢以齐读为主的朗读形式,齐读确实可以制造浩大的声势,可以有效烘托课堂气氛。但长时间的齐读,学生容易厌倦。朗读形式五花八门,不同的朗读形式功能不同。在朗读训练中,根据不同的文本内容采用不同的朗读方式,可以使学生保持长久的朗读兴趣。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变换朗读形式,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当需要激情引导或学生读得不到位时,适宜采用范读的方式指导;有时采用让学生领读的方式,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更给了教师充足的时间巡视,及时纠正学生朗读中出现的错误;自由朗读有利于学生边读边思,有利于学生反复练习朗读。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朗读训练的形式,合理地选择各种方式,才能让朗读教学的效果最好。

三、结语 

小学阶段是义务教育的基础时期,而语文能力是学习其它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朱自清在《论朗读》开篇就说:“在语文的教学上,在文艺的发展上,朗读都占着重要的位置。”只有认识到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努力改进现阶段朗读教学的不足,朗读才能发挥其重要作用,让学生理解语言内涵,增强语言能力,感受语言之美。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菱港北路68号 E-mail:wjcd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78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