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标题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蒋惠苹)
发布时间:2019-04-12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蒋惠苹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培养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拓展多种阅读途径、倡导自主阅读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进行了探讨.

 

一、更新教学观念,确立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也是阅读中的对话者.阅读教学职称论文范文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之一..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更新观念,要确立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要给学生充足阅读文本的时间,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我建构,让学生自己阅读,学会阅读.所以要从各方面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所以在阅读小学教学管理中师生间应当建立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确立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

 

二、重视朗读训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朗读是一种最常用的阅读方式,也是学生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朗读既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使学生获得思想的熏陶,又有助于学生情感的传递,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朗读训练,要让学生自主地、全身心地经历阅读过程:

1、让学生自己读书.充分让学生阅读方面图书馆学去思,去想,去创,老师要特别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充分发展和全面发展.

2、让学生自己提问.给学生提供质疑的时间和空间.学生既可集中质疑,也可随机质疑.可先小组进行,再全班交流.解决问题才能更好的读.也是学生由“读会”走向“会读”迈出的最成功的一步

3、让学生自己说话.将教学过程开放化,让学生想说就说,学生的说才会体现个性化;只有将交际形式多样化,面向全体,人人参与(或同座式、或小组式、或全班式),学生说才会落实全员化.只要多说多练,学生说的水平才能不断进步.而且通过这种个性张扬,能转化为学生更具有个性的阅读能力,使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

 

三、倡导自主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积三十年的经验,使我确信学生的智力取决于良好的阅读习惯.”可见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关系学生终生的一件大事

 

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学习,从中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精神和竞争意识,培养学生善于与人合作,与人交流的学习习惯,促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获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结合书本的学习,引导学生选择阅读方向与合作学习,然后把收集到的资料、书籍等加以整理,进行专题阅读活动.学生通过自主合作阅读,积累内化了大量的语言材料.并且使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了自主合作学习的力量和乐趣,感受到自主合作成功的喜悦.也提升了学生合作、交流、协调的能力

 

四、拓宽阅读途径,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充分的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引导学生创意朗读

 

有句话说得好:“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学生对同一篇文章的领会不同,读出来的情感就不同.因此,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积极鼓励学生通过各自独特的角度去体会课文,去感触课文,再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读出自己的情感.

 

2、适时引导学生想像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师要善于抓住课文关键处的拓展空间,在课文已有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此处做出合理的想象,从而开拓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产生更有新意、更独特的语言,使学生充分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巨大魅力.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菱港北路68号 E-mail:wjcd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78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