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标题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教师博文>>文章内容
从不居功开始(王红娟)
发布时间:2019-05-21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王红娟

在一次教师培训会上,我看到一位满脸皱纹的老教师。看样子,应该在六十开外,很像是已经退休了的老师。为什么他还要来参加培训呢?带着好奇心,我利用中间休息的时间和他聊起了家常。

老教师很健谈,短短几分钟的功夫我就了解到了关于他的大量信息:从十八岁开始做民办教师,后来转正成为公办教师,再过三个月就正式退休,四十多年来教出了很多名牌大学的学生,每年都会有功成名就的学生给他拜年……在他举例说明了几个成就突出的学生后,我由衷地赞扬了他的教育成就。没想到,他口气浅淡地说:哪里是我厉害,分明都是学生们争气,我不过是沾了他们的光。因为他们学得好,我也就跟着他们成了好老师。按照他的说,是好学生成就了他,而不是他成就了好学生。我不禁唏嘘起来,不仅为了他临近退休还能坚持学习,更为他的不居功

我们听一些名师的报告,特别是听一些师德标兵进行演讲,几乎清一色的都是证明自己能力卓越的说辞。因为我的努力,班里某某同学从差生变成了优秀生;因为我的管理艺术,全班同学获得了怎样的大长进……潜意识里,人总是习惯于在不知不觉中将功劳扛在自己的肩上,而将失败、失误之类的结果都记在别人的账上。成功时,一般会说在我们的努力下终于怎样怎样我们的第一层意思是说是其中一份子,第二层深意则是说是其中的关键分子。失败时,通常会说你看看你,你到底是怎么回事?意思是错误都是你们的,与我一分钱的关系都没有,轻松地就把自己给摆脱了出来。

不居功、不邀功已经是难能可贵,像这位老教师那样把功劳推给学生的人就更加令人钦佩。在师生关系上,喜欢居功的老师往往会把学生看作是个人成功的梯子,为了自己的脸面更加光彩一些,极容易变得焦虑不安,从而选择倾轧、强制、灌输等手段提高学生的成绩;不喜欢居功的老师,内心基本上不会存在的压迫感与紧张感,不会为了学生的一分一厘之得失而寝食不安,往往更容易理性地对待学生的缺点与不足,可以客观地看待成绩、考核及排名次等管理带来的压力。

不急不躁,淡定从容,这些优秀的教师素质,大都应该是从不居功开始。因为,不居功,就不会为所累。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菱港北路68号 E-mail:wjcd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78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