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课堂是王崧舟老师是教学思想核心,其主旨是教师用诗样唯美的语言演绎着课堂,用诗样的精巧锻造着课堂,用诗样的意蕴营造着课堂,用诗样的激情澎湃着课堂,让课堂涌动着诗的灵性,洋溢着诗的浪漫,弥漫着诗的芳香,勃发着诗的激情,流淌着诗的旋律,演绎着诗的精彩。作为诗意课堂思想的倡导者、追求者,他所追求的理想课堂是在促进学生生命和谐发展的同时,努力实现自我生命的和谐发展,让师生在语文的大地上诗意栖居。
语文,顾名思义,语言和文字。语文学习就是在学习过程中掌握语言和文字,是在交流过程中,能正确熟练地理解别人的语言表达,同时准确熟练表达自己思想。这里的交流确切地说是信息交流。通过语文进行交流,从而及时地调整自我,更好地发挥自己在社会中的作用。传统的语文学习一般包括语言的学习和文字的掌握,而忽视了其本质的东西——交流。
王崧舟老师的诗意语文教学思想回归了语文本色,让学生在自主、和谐的语文学习过程中交流,从而走向成功,享受幸福。其思想不仅停留在课堂是师生栖居的地方,还沿着课堂的诗意伸向远方,把交流进一步延伸,不仅仅是和周围的人交流,还和前人交流,在此过程中,成就诗意人生,学生在他的课堂中,忘却了自我,醉心于惬意地交流,欢快地思索,同作者一起惊喜,一起感动,一起悲欢。同时,他对诗意语文进一步解读,提出了“语文是功利的,那是学生的立身公器;语文是科学的,那是学生的思维之剑;语文是审美的,那是学生的精神家园。语文是一面多棱镜,折射着功利、科学、审美的缤纷色彩;语文是一个万花筒,演绎着实用、真理、惰性的大千气象。语文是人的,只有全面而深刻地把握好人与语文的关系,语文才会喷射出缤纷的色彩,激荡起大千的气象。”充分解读了语文学习的目的和过程——为学生的成功人生奠基。
在实施自己的诗意语文过程中,王崧舟老师主张以发展学生的语感素养为核心,把语感看做是诗意语文的原点,从生命成长的高度关照和深化语文教学改革,促进学生语言和精神的协同发展。他认为“语文素养”就是“人”的素养,“人文精神”就是“人”的精神,“母语教育”就是“人”的教育。让学生在用情感领悟母语和智慧融化母语的同时,通过教授母语熏染学生的情感和提升学生的智慧。这是在一般的语文教学中不太被注意的,也是我们新教师们最欠缺的。通过诗意语文的教学思想极其教学策略,教师应该让孩子的童年富有意义、光泽,显示生命的价值,使孩子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同时也让我们深深地领略到了语文教学的责任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