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出自己的感受。
2.朗读感悟课文中诗一般的语言,感受五月槐乡的美
3.根据课文第一自然段的写法,进行随文练笔,以“三月,( )花开了”为开头仿写自己熟悉的一种花。
教学重点:
感受槐花的美、香,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进行随文练笔。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铺垫感情基调
1.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板书:槐乡五月)指导读好课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五月的槐乡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
相机板书:槐花美,孩子乐
同学们真会读书,都读到作者的心里去了。
出示: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3、这节课,就让我们再次走进五月的槐乡,去领略槐花特有的魅力。
自由大声读课文第一小节,你从哪些语句感受到了槐花的美,可以用笔画下来,也可以和同学交流交流。
二、精读课文
同学们,走进槐乡,你感受到槐花的美了吗?谁愿意把你读到的槐花与大家分享一番?
交流:
1.槐乡的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
生谈感受。(真多、真白)你也来读读(指名)
听了他的朗读,你仿佛看到-----你也来读读。你感受到什么了?指导朗读
你们还没走近槐乡,就能被这山山哇哇的槐花给吸引住了,你们是怎么看的?板书:整体
还有哪也让你感受到槐花的美?
2.出示: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
(1)读了这句话你看到了什么样的槐花?让我们看看这“玉雕的圆球”。(点击课件,出示图片)谁再来读读。
大家看,一个“抱”字,让你想到了什么?
谁再来读,读得更美些。
你看到了什么样的槐花?看图片。读出这可爱的槐花。
(2)这次作者是怎么看的?板书:远看——近看。引读:远看——,近看——但不管是远观还是近看,槐花的姿态总那么美。
(3)其实槐花的姿态还多着呢!来,我们一起欣赏这千姿百态的槐花吧!(播放画面:千姿百态的槐花)引导想象:在你的眼中,槐花还像什么?
小结:刚才我们整体看槐花,欣赏到白茫茫的一片。现在我们走近槐树,远看,近看,看到了各种姿态的槐花。瞧,作者观察槐花多么有方法呀!让我们再来美美地感受这槐花吧。齐读两句。
(整体赏--远观--近看)。
3.其实呀,欣赏槐花作者不仅用眼睛看,还用耳朵听,用鼻子闻呢!你们听——
A出示句子:“嗡嗡……满足”你来读读这首小诗。
B“嗡嗡嗡……”小蜜蜂在说什么呀?(这花太香了,连小蜜蜂都感觉到了、你真是小蜜蜂的知音)
C你再听——引出“啪啪啪”,读。孩子们,你们为啥喜盈盈的?
4.嘿!到了中午,孩子们还真在桌上摆出了香喷喷的槐花饭----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引读)让我们端起来闻闻,你闻到了-----(生说各种香味)
(1)(点击音乐)是的,饭香,加上漫山遍野的槐花香,随着风飘呀飘,引读:这时候连风也是香的了——而整个槐乡就成了一片香气的海洋,漫步在这香气的海洋里,你觉得 ----------。
(2)人们被这香气完全包围了,这种感觉用文中的一个字来说,就是----“浸”。让我们一起读,把这香气留在身边吧!
5.小结:孩子们,你们看,五月的槐乡,漫山遍野,槐花盛开,千姿百态,百里飘香,这怎么能不是一个飘香的季节呢?读句子“五月,是槐乡飘香的季节!”
同学们,读着课文,此时,你最想说什么?
作者是怎样将槐花的美展示在我们眼前的呢?(观察:整体——远看——近看;方法:比喻、拟人;花——动物——人物;看——听——闻)
同学们,你们说得真好。作者为我们带来了这么美丽的槐花,真是美好的享受呀!那我们能不能也学着作者那样,让我们的妙笔生花呢?瞧,阳光下,油菜花开放了——菜花图
三、练笔作业
我们也像作者一样,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鼻子去闻,模仿着课文第一小节的样子,写下这美丽的画面吧!要求:请你围绕“三月,( )花开了。”为中心句,写一段话。你可以从整体入手,远看,近看。也可以近看,远看,再到整体。用上美妙的比喻和拟人手法,让你的文字也洋溢着花香。
四、展示评析
四人一组,互读互评,对他(她)写的精妙之处贴上笑脸,并选派一名代表夸夸你们组的成员的优秀文章。
五、总结
同学们,我们这节课重点欣赏了槐花的美,并能学以致用,学会了另一种花卉的写法,发现同学们也能妙笔生花,真棒!课文的第二部分,我们将在第三课时继续学习,相信我们会有更精彩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