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循序选号分散进一门,解决了开局一哄而上,进场球多,难于靠边线占位布局的难题。
2、运用一门留球战术时开局双方选择适量的球不进一门,虽然结组、造势攻击力较差,但能自保安全,留有余地,后发制人。
3、开局由场内布控改为场外监控,没进一门的球,可监控前半个场区,只限轮到己方的接力球进入,对方也只能在循环中依序进门或接力,双方可以互控。
4、被留的球,由首轮进一门高难度的边线占位,改为后轮进门接力,由难变易,减少了进一门后占位出界的风险。
一门留球战术存在的缺点也很明显。
其一,开局球进一门占二门的一号位。随后,双方留球,步步紧跟给人以千篇一律之感,这种紧跟法实属没有必要,观赏性差。
其二,留球不过一门,队员心理压力大,轮次越多,影响越大,易造成进一门失误。
其三,进一门的球少,场内变成了单打或双打,不能连号联防,只能东躲西藏,缺乏攻击力。
其四,最后进入一门的球,很难过三门得步,终局积分低。比赛没有高分就失去精彩,气氛平平,竞技资源浪费。
实践证明,目前运用的开局一门留球战术,还处在单一模式化阶段。其原因是缺乏较好的后续战术和高技术的支持。如何扬长避短,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是值得广大球友思考和探讨的课题。以下是门球爱好者关于一门留球战术提出的几点建议:
一、执行“留球不过三”的原则,是提高这种战术效果的重要措施,防止一门留球过多、时间过长,只有这样才不影响中场夺势,斗智斗勇,才有精彩激烈的争斗回合,才能发挥展示高超技艺。否则,比赛就被延误淡化,无趣乏味,失去战机。(按:近两年不执行“三杆不过一门失去比赛资格”的规定,使比赛精彩度下降)
二、门球战术是在基本技术的基础上形成的、开局一门留球战术,要赛出高水平,必须要有运动员高超技术和良好心理素质的支持,才有门球战术的创新,否则都是纸上谈兵。应提倡门球运动员多练远冲二门的基本功,提高远冲二门的准确率,那门球比赛就不会是目前的模式,而是另一番景象,自然紧张激烈,积分高,观赏性强。
三、一门留球战术与一区接力擦攻应是相辅相成,互相配合,运用得好就有相得益彰的效果,所以门球运动员都应练好擦边球,能左右开弓,实现远距离突击和进门得分,比赛就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