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标题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德育天地>>八礼四仪>>文章内容
城东小学“快乐大家庭”班级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15-08-30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唐文亚

 

城东小学“快乐大家庭”班级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班级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搞好班级文化建设,对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成才环境,促进学生的身心的健康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班级文化建设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它贯穿于班级教室等各个场合和学生的言语行动之中,它是班级的一种风尚、一种文化、一种行为,它自觉或不自觉地通过一定的形式融会到班级同学的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
为进一步落实我校“绿色德育”的理念,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八礼四仪”,我们将通过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布置,启迪学生思想,升华学生人格,陶冶学生情操,弘扬学生道德,使文明守纪、勤奋读书、勤俭节约、乐于助人蔚然成风。
二、文化主题:绿色·幸福·和谐
三、总体目标:建快乐大家庭、炫班队风采让班级充满自信、充满关怀;充满活力、充满人情;充满奋进、充满温馨;让班级成为每一个学生快乐的大家庭。
四、班级文化建设要求:
 1、以人为本。
在班级建设中,我们提出“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成为学生成长的幸福乐园”。提倡赋予班级个性文化内涵,教师要从学生兴趣爱好、家长素质、家庭氛围和教师的个性特长等因素出发,与学生一起自主选择、自主思考,构建独特风格的班级文化,引导全体学生自觉、积极地参与班级文化建设的活动中来。     
2、实用美观。
以“绿色”文化的建设为核心,确立具体可操作的班级公约,室内布置力求简洁美观,力求育人的目的。
3、自主创新。
突出班级特色,形成独特的班级文化,培养品学兼优、学有所长的学生群体。
4、与时俱进。
围绕“中国梦”,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八礼四仪”,把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六一讲话中提到“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少年儿童中培育起来,要适应少年儿童的年龄和特点,具体做到:记住要求、心有榜样、从小做起、接受帮助”2015年在全国七次少代会上他寄语“全国各族少年儿童从小学习做人、从小学习立志、从小学习创造”等相关理念渗透其中。
六、评比项目
(一)班级布置
积极营造浓厚的班级文化,发挥环境育人的熏陶作用。做到让“四壁说话”,让“每一堵墙”成为“无声的导师”。
1、班级牌:班级特色名称、班级全家福照片、我们的班主任、我们的口号、我们的班规、我们的班级公约等等(学校统一制作,请班主任核对无误,并落实到具体行动中)。
2、班级环境布置:在前有国旗,后有主题鲜明、色彩丰富的黑板报,科普环保角、生物角、队角、图书角等版块的基础上,各班根据自己班级特色设置其它专栏,如班级班级之星、炫我风采、你真棒、知识海洋等等(栏目可以自定)以体现班级的个性化布置和班级特色。每个版块由班主任和学生共同构思、设计、布置,布置体现“实用美观”,突显文化扭氛围和育人作用。力求生动活泼、符合小学生的特点。
(二)班级日常管理:加强卫生管理(卫生角、墙面、地面、桌椅、讲台整洁)和爱护公物教育。
(三)班级制度化建设:建立班风、班级公约,以此约束学生的言行。认真学习《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五小标兵》、《城东十大好习惯》的基础上,结合班级实际(午餐、路队、班级存在的问题等)召集同学共同制定班级公约,结合学校最美晨晓娃评比办法,制定班级行为达标评比办法等,增强班级成员之间的凝聚力、集体荣誉感,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
(四)班级活动文化:活动是实现教育的有效的形式和途径,班级文化活动具有独立性、主动性和灵活性等特点,更能吸引学生参与。班级活动要注重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按学校要求认真组织,开展夕会、班队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等教育活动,做到活动主题明确、备课认真、详细,活动能正常有效地开展,学生活动有较为明显的成果。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文娱体育活动,如文艺汇演、舞蹈、球类棋类比赛等,学生的爱好、多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积极配合学校的阳光体育运动,打造阳光校园。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以“岗位育人”的理念服务家庭、学校、社区。
(五)班级网站展示
通过班级网络平台建设,把有益的内容充实到网上,比如班级口号、奋斗目标、“最美晨晓娃”评比、“每周之星”等等,引导学生健康上网,而且给予学生一些权限,鼓励学生维护自己班级的网络平台,让家长和学生正确理解和应用网络,发挥网络的教育作用。
七、检查时间:(二周一)
关注班级,关注班级文化建设是每一个教育者特别是每一个班主任的重要思考内容。如何结合我校的绿色理念让每一个班级充满自信、充满阳光、充满奋进,让班级成为每一个学生幸福的家园,这是本方案的初衷,也是我校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的一个努力方向。
武进城东小学德育办
2015年8月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菱港北路68号 E-mail:wjcd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78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