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的课外阅读思想及其启示
《现代教育科学》2008年2期
许庆亚
3.课外阅读技能的培养。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工作中,苏霍姆林斯基还很注重对学生阅读技能的培养。他所强调的阅读技能主要是指学生会流畅地、有理解的阅读,会在阅读的同时进行思考的能力。这种阅读技能要求学生能够做到“一下子能用眼睛和思想把握住句子的一部分或整个的较短的句子,然后使眼光离开书本,念出所记住的东西,并且同时进行思考——不仅思考眼前所读的东西,而且思考到与所读材料有联系的某些画面、形象、表象、事实和现象。”[12]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学生没有掌握这种阅读技能,就不可能顺利的掌握知识,而如果要求还没有掌握阅读技能的学生去掌握知识,甚至会导致学生智力的迟钝和思维上的问题。因此,他要求教师必须在小学阶段就应当通过练习使学生达到以上的阅读水平。
(三)课外阅读的评价
为了及时了解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情况和阅读的效果,促进学生更加有效的阅读,苏霍姆林斯基提出了一系列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评价指标主要包括:能够找到有关所要了解的书;能在书中找到有关问题的材料;能够流畅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阅读;能够区分所读内容逻辑上完整的各个部分,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性;能够在阅读过程中对所读的东西进行初步的逻辑分析;会写作文,能够把自己的思想清晰的表达出来。这几项指标涉及到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过程和结果,也涉及到学生课外阅读中收集信息、筛选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13]
评价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是过程评价法,即按照一定的指标,采用随机检测的方式来了解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情况。这种评价方法主要起到诊断的作用,发现学生阅读能力处于何种水平,有什么不足之处,以便及时给予学生恰当的指导,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第二是结果评价法,即在学生完成了一定的阅读任务之后,让学生以朗诵、表演、交流读书心得等各种方式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通过对学生阅读成果的检测来了解学生阅读的效果。这种评价方法主要并不在于区分出好坏,而在于促进学生更加积极有效的阅读。苏霍姆林斯基强调指出,评价的目的主要在于“激发儿童的学习愿望并帮助形成这种愿望,而不是对于不愿意学习者的一种惩罚。”[14]
二、苏霍姆林斯基课外阅读思想的启示
(一)正确处理课外阅读与学科教学的关系
苏霍姆林斯基对课外阅读价值的论述充分说明了,课外阅读不仅不会妨碍学科教学,反而还有助于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掌握和智力的发展,有助于提升学科教学的效果;相反,如果仅仅让学生局限于教科书的框框反而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因此,在当前的学校教育中决不能把课外阅读和学科教学对立起来,而应当把课外阅读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把二者统一起来,发挥合力作用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充分发挥课外阅读的自我教育价值
学校教育的目的不仅仅在于促进学生知识的增长,智力的发展,更要促进学生精神上的完满的发展,让学生在认识外部世界的同时也能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积极的促进自身不断的完善,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15]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课外书籍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性和教育性,是对人进行细致的理智和情感教育的最精细的手段之一。因此,让学生广泛的阅读是实现学生自我教育的一条十分重要的途径。这个观点给我们一个很大的启示:如果我们能大力的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使课外阅读的自我教育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必将会有利于学生精神生活的健康发展,会大大有助于弥补当前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不足,并对遏制青少年犯罪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三)充分发挥课外阅读的个别教育功能
苏霍姆林斯基提出通过有组织、有计划扩大课外阅读来激发学生更多的思考,更多的智力活动,以达到转化后进生的观点符合了当代认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也给了我们一种对后进生进行个别教育的新思路。当前的新课程改革赋予了教师课程开发的权力,教师如果能很好的利用这一条件,积极的开发多种多样的,符合学生特点的校本课程供学生阅读,一定能使课外阅读的个别教育功能得到更充分的发挥,给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带来积极的效果。
(四)加强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与评价
课外阅读常常被认为是学生自己的事情而缺乏应有的指导与评价。事实上,如果对学生课外阅读没有一定的指导与评价,学生的阅读兴趣就很难得以激发和维持,学生的阅读就会缺乏一定的目的,失去方向,学生也将不能很好的掌握阅读的技能,阅读的效果也难以保证。因此,课外阅读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同时也不可以放任自流,必须加强指导和评价,只有通过一定的指导和评价才能使学生有“真正的阅读”,才能使课外阅读的价值得到更好的实现。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强调:“阅读是要教给学生的”。
参考文献:
[1][2][3][4][5][6][7][8][10][11][12][15]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15、59、168、392、167、341、389、21、49、166、346、392、52、308、341.
[9]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二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604.
[13]寿永明.课外阅读: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途径———论苏霍姆林斯基关于课外阅读指导的思想[J].教育研究,2007,(5)
[14]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一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