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年度第二学期科普工作总结
青少年科普教育是国民科普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要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紧紧围绕“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目标要求,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科技教育工作的通知》、《国土资源十二五科学技术普及行动纲要》,实施《国土资源科普基地标准》,向各学科课程渗透科学教育,靠丰富多彩的活动带动科普教育的开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进科技创新教育的蓬勃开展。
一、宣传发动造氛围
1、学校利用各类途径(科普宣传廊、班级黑板报、科普环保角、国旗下讲话、夕会课等),宣传本次科普节的活动主题和城东小学作为国家部级科普教育基地的相关理念,教育孩子们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发现身边的科学,学会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2、结合世界地球日开展了“与科技同行,共创低碳生活”科普节启动仪式暨““低碳生活,从我做起”科普周活动”第47个世界地球日宣传活动周启动仪式。各电子屏都打出了宣传标语,制作了横幅悬挂在科普馆门前,绘了海报放在校门口,走进社区发放低碳生活宣传卡,扩大了宣传面。
二、领导专家齐指导
城东小学作为部级科普基地,省绿色学校,省、市、区各级领导非常关心、重视学校科普工作,经常来校指导。
4月20日结合第47个世界地球日活动科普周和主题为“创新引领 共享发展”的2016年科技活动周。原常州市国土资源局地环处处长、常州市地学与人居环境学会秘书长陈忠,武进区国土局副局长贾建东、武进区土地学会伍建培、武进区国土局矿管科科长季亚峰参加了活动。他们参观了城东小学青少年地学科普基地,听取了杨校长题为《基地架金桥 科普结硕果》的关于科普基地建设的汇报。对城东小学开展的各项科普环保活动赞不绝口,给予了充分肯定。
江苏省地质学会科普委副主任周晓丹带领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时国凯老师来校作《新型能源——地热能》的专题讲座。年经的时国凯老师没有紧扣自己专业不放,而是结合生活、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地热能的概念引入,讲到地热能的储量、分布、及地热能的开发利用等等。他结合实际,生动形象、风趣幽默的讲解令师生们听得津津有味,引起了孩子们对新型能源的好奇,激发了他们对科学,对科技创新的研究与探索欲望。
周晓丹老师代表江苏省地调院分别给城东小学和常州市地质学会赠送了20本新出版的关于珠宝玉石的图书《宝石世界》。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领导的关心与爱护。
5月17日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江苏省地质矿产勘查局局长潘正勤、省地矿局副局长施民、省地矿局办公室主任许洪信、武进区委常委、副区长(挂职)、省国土厅资源处处长崔娟、省地质二队队长曹建忠、常州市国土局局长贾金庚、副局长王建伟、武进区国土局局长卢中英、副局长贾建东、矿管科科长季亚峰等领导一行10人对城东小学的参观、视察。杨筱艳校长全程陪同。领导盛赞城东小学科普氛围浓郁,能以基岩标为突破口,充分利用、整合校内外的资源,卓有成效地开展国土资源、科普教育,成绩卓著、效果突出,体现了自身的特殊性和优越性,很有特色。
三、丰富活动现精彩
结合我校“与科技同行,共创低碳生活”科普节,开展了手抄报、科幻画、科普小论文等一系列展示评比活动,还开展了根据学生年级特点制定的一年级纸飞机、二年级放风筝、三年级滚铁环、四年级吸管搭高、五年级四驱车拼装、竞速比赛等现场比赛活动。
更是在5月13日精心挑选了6个科普馆小讲解员由杨校长和王红娟老师带队到南京地质博物馆参观、交流。结合512防灾减灾日、科技活动周和建设节水型学校主题,地质博物馆的陈馆长精心安排了活动:重点参观了地质环境展厅,体验了地面沉降演示模型,了解了江苏地区地面沉降监测与治理、地质灾害防治、地质遗迹保护等内容,观看了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片。南京地质博物馆陶陶、续琰祺老师分别为大家讲解地质环境、恐龙世界、行星地球和生命演化展厅的内容。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水勘中心朱常坤老师结合水资源分布、环境地质问题、苏锡常地区地面沉降防治措施和地下水资源节约利用与保护等实际工作情况,做了专题讲座。此次参观交流让讲解员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促进了我校与南京地质博物馆的互动,必将给孩子们的一生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四、亲子同心共低碳
家长是历届科普节活动的有力支持者,今年也不例外。除了帮助孩子订阅科普书籍,还积极来校参与我们的现场比赛活动。一年级的纸飞机掷远比赛,一百多名小朋友及其家长,在学校操场上举行欢乐我的童年,纸飞机掷远比赛。他们把自己的愿望,本次科普节主题,宣传标语等写在纸飞机上,一架架形态各异的纸飞机承载着小朋友们的梦想,飞向蓝天。二年级的放风筝比赛也都是以亲子活动的形式开展,在家长、孩子们的相互配合下,不一会儿,只见操场上空一只只形态各异、五颜六色的风筝在迎风飞舞。他们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歌声、笑声、欢呼声混成一片……大家一起享受放风筝带来的乐趣。
通过小手拉大手,让大家参与到我们的科普活动中来,从学校的科普活动辐射到家庭的科普活动。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让科普的细胞在社会中发挥真正的作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科普活动体系,让“与科技同行,共创低碳生活”的科普节主题深入人心。
五、参加比赛获佳绩;
1月,小课题《生命之水》被评为2015年度“我是美丽江苏小主人”生态环保活动优秀环保小课题二等奖;作文《我家的节水妙招》被评为2015年度“我是美丽江苏小主人”生态环保活动家庭优秀作文二等奖;小课题《送给开车爸爸的礼物——自制交通信号灯》被评为2015年度“我是美丽江苏小主人”生态环保活动优秀环保小课题三等奖。
4月,武进区第十届小学生数棋竞赛中谭硕男三等奖。
5月,“生命之水”主题摄影何韬韬一等奖,陈淑华、刘勇志三等奖。
6月,武进区第十届车辆模型比赛获团体三等奖,1/10房车李超阳二等奖、董嘉庆三等奖;四驱车竞速赛王伟二等奖、张毅三等奖;F1拼装竞速赛赵天赐二等奖、蔡中园三等奖;1/10越野车竞速赛林佳怡、缪少龙三等奖。
6月,2016年武进区中小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竞赛作品评审蔡悠冉一等奖,张馨甜、任新悦二等奖,李怡菲、沈珂、武新悦、夏欣三等奖;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竞赛现场评比蔡悠冉一等奖,沈永俊、刘勇志二等奖,武新悦、夏欣三等奖。陈晓笺老师被评为优秀指导老师。
多年来,我校的科普教育和科普活动已经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模式和特色,把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科教学的知识得到了运用、巩固和发展,从而使课外活动深深扎根于学科课程之中,避免成为无根之本。而科研课题的研究又成为学科课程、课外科技活动有效开展的助推器,使得三者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