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
1.地球资源——国土资源与人类息息相关
|
教学时间
|
一课时
|
教学目标
(要求)
|
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地球资源最重要的是土地,所以它与人类息息相关,我们要自觉保护。
|
||
课前准备
|
到网上去找地球资源的有关材料
|
||
教学过程:
一.、你知道地球资源有多少吗?
1.70%以上是金属、非金属和能源等矿产资源。
2、95%以上的能源、80%以上的工业原料。
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来自矿产资源。
30%以上的农业用水和饮用水均来自于矿产资源范畴的地下水。
3.国土资源与人类息息相关,没有它人类将无法生存。
二、告诉你
1.一辆普通轿车平均使用涉及数十种矿产资源
2.一部手机也多达十几种矿产资源
三、找一找
矿产资源名称 生活中的利用
石墨含黏土及硅石 车库砖
石膏、铁、石灰岩、黏土、及硅石 混凝土台阶
重晶石、铁、镍、及石油 自行车
铜黄色物质为铜及锌 门把手
含石油制品及黏土 瓦片
黄铜色物质为铜及锌、铁等 玻璃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明白了什么?懂得了什么?希望我们要保护国土资源,因为它与人类息息相关。
|
|||
备注:
|
校本课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
2.地球资源——地球上的水
|
教学时间
|
一课时
|
教学目标
(要求)
|
通过教学,让学生明白地球虽然是水的星球,但可饮用水不足1%,所以,我们要把节约用水落实到生活的每个角落。
|
||
课前准备
|
调查每个学生家庭用水的情况
|
||
教学过程:
一、地球上的水
地球上大部分面积都覆盖着水,其中海水占97%,可惜都是咸水,在余下的不足3%的淡水中,真正能饮用的不足1%。
水是生命之源,万物生灵,没有水是不能存活的
二、人类如何用水
1. 农业:一块长方形面包的小麦需水435升。
2. 工业:发电厂、钢铁厂等很多地方要用水冷却。
3. 交通:河流、海洋用来运输物资和旅客等。
4. 水与生物:人体质量约2/3是由水组成的。
水是生物生长繁殖中必不可少的物质。
三、小知识
我国的水资源总量排在世界第六位,人均量排在世界第八十四位。
我国660多个城市中有330多个城市缺水,128个城市严重缺水。
四、每个学生家庭每月用水的情况以及采取的节约用水的措施。
五、全课小结:
水是我们生命的源泉,没有水,我们将无法生存,所以,从现在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每天节约一滴水。
|
|||
备注:
|
校本课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
3.地球资源——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
|
教学时间
|
一课时
|
教学目标
(要求)
|
通过教学知道土壤的成分,知道什么是土壤资源和矿产资源,懂得如何保护土壤资源和矿产资源。
|
||
课前准备
|
参观我们学校的科普馆
|
||
教学过程:
一、土地资源:
1. 土壤成分:土壤是岩石微粒、无机物、腐殖质、空气和水的混合物。
2. 土壤的分层:A层是表土层 B层是亚土层 C层是风化的岩石层。
二、土壤保护
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保护土壤是每个人的职责。
1. 爱护动植物
2. 保护环境
3. 护水资源
三、你知道吗?
常州的总面积是437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6.18万公顷,水域面积7.33万公顷,我们学校的面积大约是1公顷。
四、矿产资源
1. 参观学校科普馆认识一些矿物质。2.
2. 矿产资源分布为: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能源矿产。
3. 矿产资源的形态:固体、液体、气体。
五全课小结:
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命脉,
我们要自觉保护。
|
|||
备注:
|
校本课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
4.地球资源——能源
|
教学时间
|
一课时
|
教学目标
(要求)
|
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能源是可以为人类提供能量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社会赖以发展的物质甚而。
|
||
课前准备
|
参观食堂天然气的作用
|
||
教学过程:
一、什么是能源?
能源是可以为人类提供能量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社会赖以发展的物质甚而。
二、煤炭:
1. 煤是远古的植物埋在地下而形成的一种固态化石燃料。
2. 请你根据三幅图说说煤炭的形成。
3. 在未来的100年煤炭仍然是一种主要的能源。许多国家都在开发保持空气清洁的煤炭燃烧技术。
三、石油:
1. 石油又叫原油,它是一种浓稠的黑色液体,由几亿年前生活在海洋里较浅的内海中的小动物、海藻、原生生物形成。
2. 石油的作用:石油占全世界能源消费的1/3以上,它是大多数汽车、飞机和轮船的燃料,许多家庭也用石油取暖。塑料、油漆、药品和化妆品等都是从原油中提取的
四、天燃气:
1. 天燃气是储存于地下多孔岩或石油中的可燃气体。
2. 天燃气具有清洁、价格低廉和供应安全。
五、可再生能源:水电能、风能、波动能、潮汐、地热能、生物能、太阳能等
六、全课小结:
1. 你是怎样节约能源的?
2. 为什么说很多能源是不可再生资源?
|
|||
备注:
|
校本课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
5.我与环境——地球的四大圈层
|
教学时间
|
一课时
|
教学目标
(要求)
|
通过教学,让学生知道地球分成了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
|
||
课前准备
|
查找资料(网上)
|
||
教学过程:
一、科学家把地球分层为四个圈层: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
1岩石圈:指地球坚固的岩石外壳,它是生命的层圈。
这里蕴藏着人类需要的各种矿产资源。
2.大气圈:由环绕在地球周围的混合气体组成,它是生命的保护圈。
大气圈像一层松软的棉被包裹着地球,保护着地球。
3水圈:包括海洋、湖泊、河流和冰川,它是生命的摇篮。
4.生物圈:地球上的一切生物(包括空气中、海洋里、地上的和地下的)构成生物圈。
生物圈是大气圈和水圈的儿女,它们诞生以后由它们的父母——大气圈和水圈养育它们。
二、想一想:
1.大气圈中哪一种气体最多?想像一下,地球若没有大气圈,它将是什么样?
2.地球的资源(特别矿产资源)主要产在岩石圈吗?
三、全课小结:
今天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
|||
备注:
|
校本课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
6我与环境——资源利用
|
教学时间
|
一课时
|
教学目标
(要求)
|
1、道什么是自然资源。
2、了解我国的资源利用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3、会从自己做起节约资源。
|
||
课前准备
|
调查了解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节能产品。
|
||
教学过程:
一、明白概念
1、什么是自然资源?
2、“可再生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的区别。
二、了解我国资源利用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1、出示图片资料
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有何感受?
2、交流一个不合理利用资源造成危害的事例。
指名说事例
小组交流
指名说说自己的感受。
三、如何解决问题
1、在日常生活中,你发现有哪些节能产品?
讨论交流
2、金点子行动
请你想一想,我们可以怎样节约能源。
|
|||
备注:
|
校本课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
7、我与环境——环境污染
|
教学时间
|
一课时
|
|||||||||||||||||||||||
教学目标
(要求)
|
1、环境污染的定义
2、理解环境污染的类型的危害及环境污染的途径
3、通过对人类对待自然环境的态度的反思以及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环境伦理观。
|
|||||||||||||||||||||||||
课前准备
|
调查周围有那些污染环境的情况
|
|||||||||||||||||||||||||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问:我国生态危机的原因
长江流域出现哪些生态问题
二、学生自学
(一)、环境污染及其类型
1环境污染:是指人类活动所引起的环境质量下降,
2环境污染产生的原因:
3环境污染的类型:
(二)、环境污染的危害
(三)、我国环境污染的现状
1、中国环境污染的发展过程:
2 、中国的水污染:我国已是一个资源缺水型国家,水污染造成水质型缺水
三、学生讨论
四、教师点拨
环境污染的类型:
五、作业
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个保护环境的方案,并付诸行动
|
||||||||||||||||||||||||||
备注:
|
校本课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
8、我与环境——警惕地面沉降
|
教学时间
|
一课时
|
教学目标
(要求)
|
1、知道地面沉降的现状
2、了解造成地面沉降的原因及危害
3、制作一期“警惕地面沉降”为主题的宣传小报
|
||
课前准备
|
调查周围有哪些抽取地下水的情况
|
||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世界上许多城市,如我国的上海、北京、天津等地面正在下沉,其速度之快令人难以置信,常州的地面沉降现象也较严重。
二、寻找原因
1、为什么这些城市的地面会不停地下沉呢?
主要是人为因素造成
2、地面下沉会造成哪些危害?
建筑开裂、倒塌,道路、桥梁被破坏,海水入侵等等。
三、汇报课前调查情况
你周围有哪些抽取地下水的情况
四、补救措施
自主学习P22内容
交流心得
五、巧手作坊
制作一期“警惕地面沉降”为主题的宣传小报
|
|||
备注:
|
校本课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
第九课
我与环境——环境保护
|
教学时间
|
一课时
|
教学目标
(要求)
|
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环境与我们的生活极为密切,与我们的生存息息相关,自然环境是我们人类生存的基础。保护资源对我们国家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这是我们每一个公民的责任与义务。
|
||
课前准备
|
收集保护资源、保护森林的资料。
|
||
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
1、同学们,6月5日是什么日子,大家知道吗?对啊,6月5号是世界环境日。环境与我们的生活极为密切,与我们的生存息息相关。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九课:我与环境——环境保护(板书)
二、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小节 保护资源
⑴理解:资源。
⑵交流课前收集到的“保护资源”的资料。为什么要保护资源?
有些资源属不可再生资源,如果不节约利用,那么这些资源很快就会消失。矿产资源的形成要经历很长的地质历史时间,在人类生存的历史时间内,这些资源根本不可能再次出现。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社会发展不可缺少而又无法替代的物质资源。在地球上,哪里有水哪里就有生命。一切生命活动都是起源于水的。没有食物,人可以活较长时间,如果连水也没有,顶多能活一周左右。所以,水对我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我国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却很少。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年水资源总量为2.8万多亿立方米,人均水量不足24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我国水资源总量中,用水储量只有1.1万亿立方米,而用水量增加的很快。
⑶理解:什么叫可持续发展?
⑷为什么资源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教师补充内容)
⑸小结:资源与我们的生活极为密切,与我们的生存息息相关,自然环境是我们人类生存的基础。保护资源对我们国家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学习第二小节 保护森林 思考:
⑴森林有什么作用?(净化空气、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
⑵如果地球上真的没有了森林,将会是一种怎样的情景?(交流,畅所欲言)
⑶找一找:破坏森林造成严重后果的事例。
⑷搜集我们保护资源,爱护环境的警句
⑸说一说:我们能为保护森林做些什么?
3、学习第三小节 保护生物 思考:
⑴生物包括那些?
⑵我们学校有哪些生物?
⑶我们怎样来保护它们?
|
|||
备注:
|
校本课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
第十课
我与环境——建设美好家园
|
教学时间
|
一课时
|
教学目标
(要求)
|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环境的污染现已对我们的生活造成威胁,我们应该为建设美好家园作出应有的努力。善待地球,珍惜资源,持续发展。使我们的家园年年春光灿烂。
|
||
课前准备
|
从网络上寻找污染家园的图片和美好家园的图片。
|
||
教学过程:课前谈话:1、你认为美好的家园是什么样的?学生描述。
2、这节课我们学习第十课 我与环境——建设美好家园
3、对建设美好家园进行讨论。
现在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而且由于环境的污染现已对我们的生活造成威胁,我们该怎么办?(学生讨论)
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平方米左右,居世界第六位,人均占水量为2100多立方米,只占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属于缺水国家,全国600多座城市中就有400多座缺水。特别是西部地区缺水非常严重,一些山区地方连人、畜饮水都非常困难。我国的用水面临着严峻的问题,所以我们要珍惜水资源,节约用水。比如:用完水后,要拧紧水龙头,以免造成“一江清水向东流”的浪费现象,如果发现水龙头坏了,要及时修理,避免损失大量的水。
我们要节约利用森林资源,首先,不能乱扔稿纸,也不拿没写过的纸张折飞机之类的小工艺品,更不要乱砍乱伐,任意践踏花草树木,要植树造林,爱护花草树木;不使用一次性的东西,如纸杯、木块等等。在学校,我们要建立“绿色银行”,捡起以前丢弃的纸屑、小手帕等。外出就餐时,自带勺子、筷子。同学们,我们一起行动起来,节约利用我们有限的森林资源。
们生活中到处都离不开电。电,给我们带来各种便利,因此我们要节约用电,
大家想想,100年以后,我们的子孙后代该怎么办呢?所以,我们要节约用电。首先,从自我做起,我牢记“人来灯开,人走灯灭”,盛夏时节,开空调时,不要把温度调得太低,适合就可以了。平时的照明灯,尽可能用节能灯,因为普通灯泡把大量的电能转化为了热量,只有小数转为光线,而节能灯把电能几乎转化为了光明。“珍惜资源,崇尚节约”,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为了我们的明天更美好,请快快行动起来吧!
为了建设节约型社会,“十一五”期间国家立下了几个必须达到的约束性硬指标:耕地保有量保持1.2亿公顷,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左右,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提高到60%(预期性)。现在,各级政府和企业正在为实现这些目标努力,我们每一个公民都要为实现这些目标努力。资源短缺、能源危机就在我们身边,“电荒”、“油荒”、“煤荒”、“水荒”等等,正无时不刻在困扰着我们。珍惜资源靠你我他。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使我们摆脱快速发展中的资源困境,走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社会。
珍惜资源,保护资源,节约资源,人人有责。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珍惜地球母亲赐予我们的一切自然资源,使我们的家园年年春光灿烂……
善待地球——珍惜资源,持续发展,是这个春天的主旋律。
|
|||
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