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标题
《说勤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7-01-12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周黎娜

 

《说勤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生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生初步感知说理文的特征,知道文章要说明的道理是什么。    
 3.梳理文章脉络,能抓关键词概括事例内容。
二、教学重难点      
1.抓关键词概括事例大意。     
  2.通过理解重点句,懂得勤奋的重要性。
三、教学过程:
一、成语揭题,感受勤奋。
1.我们班有很多小书迷,特别爱看书相信你们肯定读过许多成语典故,今天老师就来考考大家。集中注意,仔细看,你知道这是什么成语故事吗?齐读。
2.这些故事的主人公身上都有一个共同的品质,那就是——勤奋(板书)勤的右边是一个力,为什么是个“力”字?(勤勉、努力、刻苦、奋发)
3.说得真不错,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谈谈这“勤奋”。(板书“说”字,题)  
4.这个“说” 是什么意思那课题也可以改成——《谈勤奋》《论勤奋》
过渡:看这个课题,似乎和我们以前学的不一样,这是一篇说明道理的文章,我们把这种文章叫做说理文(板书:说理文)那么作者围绕“勤奋”想要说明什么道理呢?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二、交流观点,明确结构。
 1.下面请同学自读课文,出示要求:
A.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B.思考:作者围绕“勤奋”发表了怎样的观点?用横线画出。(学生自读,老师巡视)  
 2.你找到作者的观点了吗?
 出示: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      
 A、你找到这句话了吗?齐读          
 B、你发现这句话有什么特点?我再请男生读黑色的句子,女生读红
    色的句子。(交流:你发现了吗?)像这样自己提问,自己回答的句子就是设问句             
 C、你能把这两句话变成一句话来说吗?(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勤奋。)    
 D、请同学自由读读这两句话,你觉得哪一句话好?为什么?(设问能引起读者注意,启
    发读者思考,引起下文,在这里更是突出强调了勤奋的重要性。)     
 E、这里的桥梁指的是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桥吗?那这个桥梁是什么意思?(途径、方法) 
让我们牢牢记住这句话吧。齐读。  
过渡:作者围绕“勤奋”发表了怎样的观点?
出示: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A、齐读
 B、这里并没直接出现“勤奋”一词,怎么知道这是在讲勤奋?  
预设:汗水和心血是指成功者辛苦付出的艰辛劳动,这就是勤奋。(评价:你很会读书,
    成功者能够成功,靠的就是——勤奋。
 C、“鲜花”指的是什么成功者所取得的成就。评价:是呀,原来这里用了打比方
    的说明方法。 
 D、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下这句话的意思吗? (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的成就都是
靠勤奋换来的。)     
 E、请同学们再齐读这句话,把它牢牢记心里。  
过渡:作者围绕“勤奋”发表了怎样的观点?
出示: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A、这句话在什么位置?文章最后,起到了总结全文的作用
 B、作者得出了结论:齐读。
小结:同学们一下找到了三个句子,真厉害这三段话都是作者对于勤奋的看法我们再来看一下,这三个句子在文中的位置有点特殊,你发现了吗?(在一头一尾) 
总结:这就是说理文写作时特有的结构,在开头,要开门见山摆出观点,告诉读者文章讲的什么道理。(板书:摆观点)而写到最后,还要总结一下今天议论的道理,得出结论。(板书:得结论)我们重新来读一读作者摆出的观点——得出的结论——
三、初读事例,学会概括。  
(一)我们找出了作者对于勤奋的观点,下面就要读好课文,这之前,老师考考大家这些词你会读了吗?  
1、出示词语: 砸缸救人、一遍又一遍、稍微一动、警枕、《资治通鉴》
         期末、习惯、远渡重洋、青蛙卵剥离手术、基础  
(1)开火车读,读  剥读音强调
(2)哪些字在写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注意“惯”的笔顺、遍字的结构  
(3)有什么不明白的词吗?介绍《资治通鉴》、青蛙卵剥离手术     
2.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两组词分别和哪两个人物有关?(司马光,童第周)板书
3.真聪明,原来作者为了要向大家讲清道理,特意在文章的2、3小结分别举了(司马光和童第周)两个事例,这就叫(板书:举事例)
(二)刚才我们讲到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2、3小节,找一找司马光和童第周他们手中的鲜花分别是什么?
1、交流  
2、2、3小节分别写了什么呢?请同学来读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
(谁?怎么做?结果怎么样?)
3、那第三小节主要讲了什么呢?自由读一读,想一想。       
作者用司马光和童第周的事例证明了只有勤奋,才能成功。就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些话吧!  出示三段话,齐读。
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那作者具体是怎样用司马光和童第周的事例来证明只有勤奋,才能成功的呢,我们下节课继续研究。
五、作业布置:  
1. 文章中只举了中国古时候和现代两个例子,请你再去搜集一些外国人勤奋的小故事。
2. 搜集古今中外有关“勤奋”的名言。
六、板书设计:
16.说勤奋——说理
 
                           摆观点    
                        司马光  
                            举事例                                               
                                        童第周  
                            得结论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菱港北路68号 E-mail:wjcd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78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