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标题
数学也需要阅读
发布时间:2016-03-2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陈霞

 

数学也需要阅读
武进区城东小学   陈霞
在我们周围不乏有数学较差的孩子,计算易错,不理解题意。很多家长都说孩子粗心,有的直白的说孩子“太笨”。究其原因,除了先天的智力因素,关键是家长在孩子小时候没能及时发现孩子的问题,更谈不上正确引导。其实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数学拓展阅读,能陶冶学生的数学素养;以丰富的课外趣味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兴趣;通过多渠道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数学的抽象和枯燥是不言自明的,如果提供给孩子的数学知识是没有任何历史背景,毫无生命活力的、不知来自何方也不知去向何处的,那么数学就只是一堆枯燥乏味的符号,孩子们对数学就很难产生兴趣。这时就需要课外知识的及时补充,这种补充一方面来自老师的点滴渗透,另一方面是来自家长的补给,更重要的是来自学生本人的课外阅读,自主汲取课外知识。我校的学生90%是流动儿童,家长的受教育水平较低,家长补给这方面是得不到保障的,作为一位高年级的数学教师。首先我让我们班的学生了解教材相关的数学史,做一些课外趣题,中外经典数学问题,了解中外数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例如在教学体积一课时可以讲讲阿基米德解决皇冠难题的故事。这些故事不仅使得数学学习由枯燥变得生动有趣,而且,这些故事本身还包含数学家解题的独特思路,激发学生进行数学课外知识的拓展阅读。
其次,要指导学生用好学生订阅的数学有关报刊杂志,每周一次数学午读课上我有选择地进行阅读指导。我校学生订阅最多的是《小学生数学报》,每周一张,内容和我们的教学内容相配套,是对课本知识的有效地补充,它上面刊登了同龄学生写的数学小论文,数学童话,数学家的故事,这些鲜活的、真实的、有趣味的阅读材料,都能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热情。最后重视学生成果交流,促进学生的共同发展。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我经常让学生模仿撰写数学日记、数学小论文、数学童话,站在学生自己的视角来认识数学认识事物的,更有利于学生间的沟通和交流,通过交流来规范学生的数学用语,增强数学语言的理解力,提高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更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遇到的似乎无法克服的障碍越多。他就是应当更多地阅读,阅读能教给他思考,而思考会变成一种激发智力的刺激。”所以让阅读走进数学课堂,让学生养成数学阅读的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自学能力,符合现代教育思想。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菱港北路68号 E-mail:wjcd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78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