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标题
精彩绘本 快乐阅读(杨云娟)
发布时间:2016-01-1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杨云娟

 精彩绘本    快乐阅读

绘本,是指以手绘图画来讲故事的儿童读物,文字少,画面丰富,主要以画面传达故事情节。虽然图像造型和笔触“拙”,但构图简单明了,版面大而精彩,色块之间散发着无限的想象,连空白处都在讲述着故事;绘本的文字,不仅具有故事性,而且具有自然美妙的旋律,特别适合低段学生的阅读。
一年级刚入学的孩子,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初步认识四、五百个生字。如何在这一时期进行课外阅读,让学生感受阅读的快乐,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结合本校实际,(每个教室配备图书,一学年更换一次书籍)本学期,笔者尝试在教室的一角创设“书香园”,借以利用中午阅读时间,开展绘本这一快乐阅读的方式,进行课外阅读实践。
一、快乐对话,获得语言素养的提升
在第一次绘本阅读时,笔者采取了师生共读一本书的形式,在教师绘声绘色地朗读中,学生开启了他们的绘本之旅。
片断一:《一只想当爸爸的熊》:
(当读了故事的一段后)
师:为什么书中的大熊要一只熊宝宝呢?
生:他感到很寂寞,想要个孩子玩。
生:大熊肯定看到别的动物都有宝宝,非常眼红。
生:我妈妈说,她一个人在家没意思,于是就把我生下来和她一起玩,大熊肯定也是这么想的。
师:为什么大熊觉得他们说得很奇怪,但还是做了这些事?
生:因为他是一只善良的大熊。
生:他自己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找朋友问一问,帮帮他。
生:大熊想证明一下,小兔子、鲑鱼说得对不对。
师:是啊,大熊尽管不大相信小兔子、鲑鱼的话,还是做了这些事。然后发生什么事?你能自己一边看着图一边说一说吗?
生:(学生可以自己看图说话。)
正如萨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绘本恰到好处的空白就好像作者不停暗暗地在提醒孩子:“你猜怎么样?你认为呢?”学生多次看图、倾听、表达和交流,在教师的引导下,与文本展开多次对话,逐步加深了阅读体验,从而自行完成了第一本书的阅读:不仅读了一个故事,还在不知不觉中参与故事,完成了童话中大熊每一次的探索。期间所激发出的想象和创意精彩而有趣,也给笔者带来了不少的乐趣。学生也在一次次地师生、生生交流中进一步领悟到绘本语言表达上的特点及内涵。笔者发现,通过绘本阅读,学生的语言品味也得到了潜移默化中提升,这也算是意外的收获。
在接下来的阅读实践中,笔者还采用听教师大声读、学生对读、看图讲述、故事接龙等方式开展绘本阅读,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快乐想象,获得思维能力的发展
 想象是思维的一种特殊形式,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真正的阅读是读者的眼睛和大脑将抽象的文字变为具体的画面、场景、判断和推理,是读者与作者心灵的交流沟通与共鸣。而绘本正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最好媒介。因为想象就是绘本的特质:简明的文字与细腻浪漫的图画能让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得以自由驰骋。学生阅读的过程也是思维能力发展的过程。
片断二:《还有一只羊》
师:在牧羊人山姆睡着的时候,小羊们对他的数羊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它们还会说些什么呢? 
生:他们会说,我们得好好想一想,让山姆学会数羊。
生:他们会说,我明天请隔壁牧场的爷爷帮助教山姆数数。
生:他们会说,我给山姆编一首数字歌,那样,他就可以记住数了。
生:他们会说,请老师去教山姆扳手指数数。
师:你能帮牧羊人想个好办法吗?帮他能准确数清楚羊的个数。
生:我给每一只羊编上号码,那样,就不会数错了。
生:我给羊圈安装一台电脑,羊回家时,电脑自己会数羊。
生:我给羊脖子挂个号码牌,写着“1、2、3……”。
生:我们到家的时候,每一只羊按照顺序发出叫声,第几只羊就叫几声。
……
师:谢谢你们的热心帮助,我想山姆听了你们的办法,一定会非常感激的。
围绕着“帮牧羊人想个办法”,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与体验,进行了海阔天空式的想象,阅读顿时变得那么富有情趣,笔者发现眼前的学生仿佛突然拥有一种神奇的力量,驰骋千里,上天入地,在一次次的交流讨论中,思维进一步发散,撞击出炫丽的火花。此时的阅读已不仅仅是学生刚拿起书本,只因为画面好看、故事生动进行的浅层次阅读,而是学生带着自己的思考进行深入、真正意义上的阅读,学生的读发生“质”的变化:“阅读”犹如一条线,串起“语言”那一颗颗珍珠,让思维得以显示它的光彩。
三、快乐创作,获得创新能力的提高
绘本的语言很简洁,意蕴却很丰富,往往存在着很多语言和图画以外的“空白点”,学生缺乏必要的阅读经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引导学生关注这些空白点,并很好地利用这些引导学生加以创作表达。
1.画一画,延伸形象之美
通过学生自由想象来构图,自己动手把心中的构想画出来,通过自己的笔把图画的内容有条理的描绘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由构思,自由绘画、自由表达。如在教学《一直想当爸爸的熊》中,请学生参加“我是绘画小能手(画一画)”,大熊为了想要一个熊宝宝,分别问了小兔子、喜鹊、鲑鱼,假如在路上大熊又碰到了蚯蚓、小猪、蜘蛛等小动物,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请模仿故事中的插图,选择一种动物画一画,最后收集学生的绘画作品,根据不同动物角色的选择,制作成一本自编的手绘本。
2.写一写,延伸行文之美
绘本的语言标准,规范,精炼,能够让儿童直观地感受到标准的语言状态和语法规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可仿照的范本。而“图”和“文”并重的特点,使得阅读成为一次探索与发现的旅程,这样也为学生的创意和想象拓展了空间。如教学《会唱歌的恐龙》时,人们想到了用葡萄酒灌醉恐龙,用土豆泥喂饱恐龙的方法,来阻止恐龙唱歌,如果你也在人群中,你会想出什么好办法呢?请学生仿写一句话,能干的孩子可以多写几句。
3.演一演,延伸情节之美
个别绘本也可以通过演一演,走进书中人物内心世界,从而理解变得深刻。如教学《还有一只羊》时,我在班级中选出10位学生扮演故事中的羊,1位扮演牧羊人山姆,1位扮演狼,合作表演故事中最精彩的一幕。
对于小学生来说,把这些故事表演出来,他们非常乐意。学生为了把故事表演好,就会自觉地反反复复地去读故事。甚至为了能把一句台词说好,把一个动作演好,他们会去仔细观察图画、文字,看人物的表情、动作。在阅读、表演、阅读、表演这样一个反复的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不断的发展,在头脑中形成的表象越来越丰富,阅读兴趣就会越来越浓厚。鼓励学生尝试着多表演几个角色,学生对故事的把握也越来越深刻。
除了让学生演一演、画一画、写一写,还可以让学生唱一唱、讲一讲等,结合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聆听美的声音,欣赏美的画面,感受美的形象,提高学生的创意能力,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鼓励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和表达方式,使绘本阅读成为赏心悦目的享受,成为学生自我表现的舞台。
四、快乐品悟,获得人文素养的积累
很多绘本从内容上充分考虑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认知能力,以精美的插图与高品位的文字相结合,是培养审美情趣和高尚品德的佐料。在“绘本阅读”过程中,笔者尝试多种方法,以期获得“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如《一直想当爸爸的熊》这一个故事时,笔者以绘本为载体引导孩子自主学习,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感受、体验绘本表达上的思想与情感,培养孩子主动解决问题的态度;并借助大熊的角色愿望,让学生尝试了解如何照顾他人,在满溢被爱的氛围中,了解如何爱人与被爱。最终学生也明白了孕育生命是一件非常神奇而美好的事情,小宝宝是由爸爸和妈妈共同创造出来的奇迹。
如《猜猜我有多爱你》后,让孩子回到家把绘本故事讲给家长听,有条件的也可以与家长演一演,结果有的孩子还模仿其中的精彩语段和妈妈交流:“妈妈,我爱你有从这里到月亮,又从月亮到这里那么深。”不仅会感受爱,也学会了表达爱。
再如《会唱歌的恐龙》中,笔者让学生用一句话写下对故事中他人行为的感受,可以是批评或赞同,也可以说说现实生活中谁和他很像,最后,请你也写上一句话,阻止恐龙的歌声。通过两次“写”的练习,引导学生与书中人物对话,引导学生在对话中辨别真善美,从而明白礼貌是最好的沟通语言。
绘本通过图文结合,重现了儿童的生活,帮助他们构筑童年的美好幻想。在快乐中发展心智,这也是绘本的根本。每个故事都好像在叙述儿童自己的成长历程,讲述自己经常梦想的事情,这样的阅读,学生学到的不仅是知识,还受到了美的熏陶,获得了快乐,享受了成功,可以说,绘本使阅读真正变成“悦读”。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菱港北路68号 E-mail:wjcd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78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