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规性指导。常规性指导包括坐姿要领、执笔姿势、运笔技巧以及汉字的笔顺、间架结构等。其中,执笔姿势和汉字结构的指导尤为重要。坐姿,只要强调每个孩子上身直立,眼睛和纸面的距离适当也就行了。而执笔姿势和方法,绝大多数学生是掌握不好的,这对字写得好坏关系极大。因此,教师一开始教写字就要逐一指导,随时矫正,以防学生不规范姿势的形成。指导的第二个重点是汉字的间架结构。汉字的形体特点为方块形,独体字较少,左右结构的字数量最多。写这类字要求学生做到左、右两部分基本等高,例如:“科”;学生对这部分字掌握好了,也就掌握了汉字的大部分。上下结构的字布局要匀称,如“思”;左、中、右结构的字,各部分要写得窄而长,如“湖”;上、中、下结构的字,各部分要写得扁而宽,如“蓝”。总之,不管写什么结构的字,都要体现出方块形这一特点。
二、总体性指导。指导学生写字,大多数以田字格本进行习作。教材中田字格里的例字让学生仿写就显得小一些了,其难度较大。学生写起来标准难以掌握,不是靠上了,就是靠下了;不是偏左了,就是偏右了。有的忽大忽小,大小不一。而且,大多数学生习惯写小,久而久之,学生的坐姿易变样,视线拉得越来越短,面部几乎贴在纸面上。我们认为,学生不管用什么本子写字,总的原则,一开始就要求写大,要写满格子。这样写的好处有两个:一是从整体布局上可以纠正学生大多偏右下方的毛病;二是学生小时习惯写大字,指关节、腕关节运动幅度大,能增强手指、手腕的灵活性。
三、规律性指导。学生一批批入校,都难免带有一种普遍性的、类似的书写毛病。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毛病又不断重复出现,教师要能够准确地把握住这些规律,随着学生换届,重复进行指导。这称之为规律性指导。俗话说:“写字没有巧,笔画安排好。”这就足以说明汉字的笔画安排,间架结构排列的平正、匀称占有极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