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课外阅读,在世界众多民族中,犹太民族可谓是个酷爱读书,非常重视教育的民族。由于热爱读书学习,喜欢钻研问题,不管在欧美各国还是在以色列,犹太人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都很高。在全世界,犹太人中如爱因斯坦一样的世界级的杰出科学家很多。犹太人的家庭阅读尤其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在每一个犹太人的家庭里,孩子出生后不久,母亲就会读《圣经》给他听。而每读一段后,就让孩子去舔一下蜂蜜,这一举动的用意是不言而喻的:书甜如蜜。犹太人爱书但从不焚书,而且,书损坏了一定要修补。古代犹太人将书看得破旧得不能再看了,就挖个坑庄重地将书埋葬,这时候他们的孩子总是要参与其中的。他们对孩子说:“书是人生命的东西。”
纵观我们学校这几年在课外阅读上所花的时间、精力、财力,学校对课外阅读已非常重视,且做得比较到位,当下最需要加强的则是如何联合家庭,利用家庭教育的力量去感染、教育学生爱上课外阅读。
结合我的做法、想法谈谈我对家庭阅读培养的一些看法和做法。首先,要在家庭中营造一个读书氛围。英国当代著名青少年文学大师艾登·钱伯斯说:“阅读总是需要场所的。”儿童阅读的场所,只要是适合自己的就是好的,我们要尽力为孩子创设一个自由的、不受干扰的空间,如一小方书柜。在这个空间里,摆放着丰富的、孩子喜欢的读物,可以让儿童享受阅读中的自在和快乐。好的阅读场所能够让儿童对阅读的兴趣更持久、阅读时变得更专注。开学初我就让学生回家和家长一起布置家中的读书一角,并拍照评比,看谁的读书角最有读书的氛围,这一活动受到了家长们的支持,相信对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一定有所作用。
第二,时间需保证。不同的孩子花在阅读上的时间长短是不同的。7岁左右的孩子可以一次大约15分钟,一天安排两次;而9岁左右的孩子一次可以保持30分钟。对此,我设计了亲子阅读卡,在卡片上请家长填写每天的阅读时间和内容,并请孩子定期带到学校来交流展示。
第三,方法要注重,对此,家长可各得其法。有的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故事或图画内容;有的引导孩子提出问题,启发孩子思考;有的指导孩子复述、推测或假设故事的结果等。家长还可以采取和孩子一起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创编、讲述自己的故事、帮助孩子把故事内容记录下来、制作自己的故事书等多种方式,帮助孩子克服障碍,体验阅读的乐趣,引导孩子成为主动的阅读者,增加他们的阅读乐趣,提高阅读的能力。由于我们学校大部分家长都是外来务工人员,文化素养不算高,所以我在家长QQ群不定期地会推送一些如何指导孩子阅读的文章给家长学习,也收到了较好反响。
我想我们还可以在每学期的家长会上进行有关课外阅读的宣传和方法指导,在学期末评选读书小明星和明星读书家庭。
相信有了家长和老师的循循善诱、正确指导。良好的阅读习惯将为儿童的一生打下坚实的基础。最是书香能致远,亲子阅读之乐乐无穷!让我们和家长一起,让孩子们以书为友,用最静心的阅读,来填实自己比天空更广阔的心灵,让亲子阅读在每个家庭生根、发芽、开花,让孩子们的生命之旅一路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