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标题
脱下“繁华”,回归本色
发布时间:2016-05-27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杨云娟

 

2016年5月26日,武进区小学语文第十一轮“送培上门”第二次活动在城东小学举行。本次活动的主题是:脱下“繁华”,回归本色,绿色课堂的本位追寻。送培指导教师星韵小学韩玉宇副校长、我校全体语文老师和送培点学员全程参与这次活动。
围绕主题展示教学
活动分观摩和讲座两部分。首先,参加活动的专家和教师来到知诚楼三楼多媒体教室,现场观摩了庄茹梅老师执教的四年级语文《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第二课时。庄老师以“宋庆龄舍不得那两棵樟树”为主线,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这是两棵怎样的樟树”,让学生明白宋庆龄和这两棵樟树之间的密切联系,从而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整个教学过程,庄老师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
接着是城东小学的徐小萍老师给大家带来的微讲座《脱下“繁华”,回归本色》。讲座中她以二年级下册《晚上的太阳》为例,截取几个教学中的镜头谈谈自己所认为的“本色”课堂。从她的讲座中,大家了解到“本色”的课堂应该是是倡“简”的课堂、务“实”的课堂和求“真”的课堂。
聚焦话题各抒己见
“学而知不足,教而知困惑。”在随后的环节中,庄老师就自己对教材的解读,课堂教学后的反思,进行了相关阐述。听课老师围绕这节课说优点、讲不足,学长处、提建议,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大家一致认为庄老师教学层次清楚,语言简洁,重点突出。教学中能注重学生的说话训练,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更深刻地体会到樟树的生命力是如此地顽强。
作为送培指导的专家——星韵小学的韩玉宇副校长,从不同的角度对本次活动作出了指导。首先韩校长认为:庄老师的个人素养较好,课堂上收放自如,教学板块清晰,教学方法得当。接着她结合本节课,对绿色课堂提出了3个关键性的特质,并围绕3个关键词对这节课进行了点评。
1、自然:自然的课堂是体现规律,尊重规律,从形象到抽象。从熟悉到陌生,
从近到远。课上庄老师整合有关宋庆龄的资料,为学生语言的运用做铺垫,分成了几个时期来了解宋庆龄的人物特点,把内容进行浓缩提升,用“像樟树一样”的句式让学生把樟树的内在品质与宋庆龄的内在品质建立联系,处理有艺术性。真是体现了这一规律,架起了树与人之间的桥梁。
2、生长:课堂要有生长性,要围绕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设计和展开。庄老师课堂立足把握准确,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两个板块,对重要的语文知识进行教学。活动一:提出宋庆龄对樟树喜欢的原因。活动二:理解宋庆龄和樟树的关系。在教学活动中体会樟树的外在美和内在美。
3、有活力:有活力的课堂要善于抓住课堂的生成性资源,利用资源。课堂上庄老师对词语“蓬蓬勃勃”的理解深刻,关联词运用到位,用与课文有关的内容联系说话,把说话训练和人物感受深层次联系起来。培养了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
一下午的教学研讨活动很快就过去了,但是我们的教师还沉浸在思想的碰撞中。相信老师们教学研究的脚步不会停止。“送培上门”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高效平台,我们坚信通过一次次的思维碰撞,专家的引领、同伴的互助,我们将会在探索高效、本真课堂的研究之路上感受教育之美,体会教学的幸福。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菱港北路68号 E-mail:wjcd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78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