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区中一教研协作片小学数学专题研讨活动在城小举行
为深入推进数学课程改革,不断提升一线教师教科研能力和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6月7日下午,中一教研协作片小学数学教学专题研讨活动在城东小学举行。王琴、蒋婷老师分展示了在不同教育技术支持下同课异构《用数对确定位置》一课。
灵动生成 体验感悟
王琴老师的课堂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和已有知识出发,拉近教材与生活的距离,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数学课堂教学中,赋予数学的生活化。在教学中王老师语言幽默生动,善于制造矛盾冲突,引发学生数学思考,引导学生的思维一步步走向深入,例如课始的说小军的位置,由于观察角度不同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产生了要有统一的观察标准的需要,从而引入新知的学习。在教学中王老师多次运用比较法,帮助学生主动轻松地完成对知识的建构。整节课,学生在充分的体验感悟中认识新知,在动手实践中内化新知,在与同伴的合作分享中获得学习数学的乐趣,在欢快的气氛中师生共同奏唱着数学课堂的旋律。
自主学习 开放挑战
蒋婷老师充分利用IPAD的优势,把本课的教学内容分割成4个微视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学习,并让学生以小老师的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一个汇报,整个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其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的意识,使他们成为课堂教学中重要的参与者与创造者,让课堂焕发了生命的活力。蒋老师设计了选一选,辩一辩,找一找三个练习环节,并以闯关游戏的形式呈现,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同时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最后蒋老师充分地利用了IPAD课的开放性,让学生通过视频,网页来了解用数对确定位置在我们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明白学习本课内容的重要性,同时,通过你知道吗来了解数对的由来,让学生对数学史有一定的了解,将学生的求知目标引入到一个更深、更广、更富有挑战性的空间领域,激发学生的科学热情。
同课异构 精彩纷呈
课后协作片教师们围绕“不同教育技术背景下的绿色数学课堂”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家认为两位老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和运用不同的教育技术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并由此打开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彰显教师教学个性,真正体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真“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长善救失,取长补短,明显提高教教学效果。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武进区城东小学供稿。撰稿:陈霞;摄影:陈晓笺;审核:张林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