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标题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校本研修>>文章内容
关于校本培训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4-05-27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邵雪近

 

    每年的暑假,各校总是少不了校本培训,平时的每周例会上或者是学科教研活动上,管理者总是想方设法组织教师集中学习,多是共同学习材料,学习体会交流,规定人人要记笔记,写体会,多是数量规定,往往质量也不尽人意,好多时候也流于形式,特别是念材料式的,偶尔一篇富有哲理的短文,或许还能引起人的思考,如果连续是几小时的念材料,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作为教师的培训,学校肯定是根本,外出培训毕竟有限,如何开展校本培训,提出自己的几点不成熟的想法。
养成阅读反思的兴趣和习惯。
作为学生的能力培训,听说读写是根本,作为教师肯定更要精于此项,教师不爱阅读,不会带出爱阅读的学生;一个自己不会写作的教师,难以培养出一个会写文的学生一样。朱永新教授说过:“教师成长,最重要的途径就是读书。人类几千年的教育历史中,创造和积累了许多宝贵的教育思想财富。这些财富保存的载体主要就是教育的经典著作。阅读经典,与过去的教育家对话,是教师成长的基本条件,也是教师教育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基础。”“如果一个教师热爱读书,那么他会在阅读中形成丰富的思想,建立一个丰满的精神世界,拥有充实而宁静的内心。”
在喧嚣烦燥的社会中,教师能静下心来阅读很难,必须从教师阅读的兴趣入手。学校要鼓励倡导教师阅读,为其提供丰富的图书,让他们在学校随时随地可以找到他们喜欢的书藉,无论是人文的小说,还是散文,消闲类的杂志,教育教学专著,学校要舍得财力,尽力提供,满足不同阅读层次爱好人的需求。当教师拿起书本时,管理者不妨做阅读的推销人,经常推荐一些书目,在教师工作的周围多放一些新书,通过暗示的作用调动教师阅读的兴趣和胃口。只要教师能捡起一本书读,他就会爱上第二本,只要教师读完了一本专著,他就有可能会去读第二本专著。常作印老师说过:“当教师沉迷于书香之巢,他就会睁大眼睛思考,总是审视身边的事和物,凝聚点滴心灵的感悟,直至最后汇成思想的洪流。”热爱阅读的老师,他就会慢慢爱上反思写作的,养成了阅读与反思写作的习惯,你就不用担心教师的专业不成长,师德不提升,厚学养德,厚德载物。
共读促提升;
个性化的阅读是为了激发教师的阅读兴趣,让教师自己去发现阅读这一方广阔的天空。在浩瀚的书籍中,人一生最多也只能读上2000多本,同书共读是学校引导师生阅读一种有效方式,同书共读可以体现学校的价值取向、研究方向,用共同的智慧和解析能力来读懂读透一本书,并将书里面的精华部分与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紧密地联系起来,并能将自己独到的阅读体会拿出来与大家共享,向阅读的深层次发展,培养教师在阅读中边读边思考的习惯,提升教师分析、解读文本的能力,长期坚持下去,避免泛泛而读、纯消闲地阅读。实际上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欲望就是愿意将自己在阅读中的收获体验拿出来与大家分享,这对自己的阅读理解是一个肯定,对自己的分析解构能力是一次锻炼,这样就可以让更多的教师在书找到自己想说但没有说出来或者说不出来的话,在书中找到感同身受的地方,找到自己的生活空间。
集中培训
参加过集中培训的人都有一个体会,听课者对讲座的要求很高,一般的讲座难以吸引我们的教师,但是高端的讲座质量虽好,但不可能普及,对于学校来说,除了看一些高端的讲座录相和专业的视频资料外,作为学校的主办者总少不了准备一些学习的资料来共同学习,于是就出现了念书的人念得满头大汗,口干舌燥外,听书的教师要么是埋头抄写规定的任务笔记,要么是闲聊,好一点闭目养神,修养再好一点就是在下面抓紧时间多看一会书。集中培训的讲座如同春晚的节目一样,创作的人挖空心思,绞尽脑汁,总是难以满足观众的喜好,典型的看花容易绣花难。对于高端的讲座要注意平时多收集一些,如2010年国培计划中一些讲座值得有针对性的多看,同时对于一线的教师也应少请一些专家教授的讲座,他们多是泛泛而谈,说一些似曾相识的话,顶多只是隔靴搔氧,中看不中用的多。听一听一线特级教师更能受益,更有共同语言,对于学校请特级教师专家那是有限或者可能性很小的,对于集中培训的讲座不如尝试让土专家上马,围绕一个主题展开一些交流、主题报告、读书报告之类,让主讲的老师也来体会一下“创作”的不易,同时在准备的过程中也是一次深刻的学习过程,对于听讲的教师来说也有一些亲切感,更具有启发性。那怕是一次沙龙式的交流发言,这也是教师展示自己能力的舞台,教师们也不会马虎,也会用心地投入进去,可能开始的时候会少一些,慢慢。再就是一些经验交流、学习体会交流应作为集中培训的内容。总的一条原则,集中培训要精心准备,要想到你讲座花费的时间是实际计划的时间要乘人参会的人数的积,如果没有准备好,就不要轻易上马,如果你是简单对待集中培训,那么效果也是对等的。
机制作保障。
学习是自己的事,教师的学习培训提高是建立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学习什么是任何人任何组织也不能代替的。作为管理者只能是引导,创造条件,营造氛围,实施激励机制。对于阅读来说,要让教师有书可读,能读上他想读的书。构建学习的文化氛围,鼓励教师爱上读写的生活,对于教师的写作可以通过五优评选实施奖励,鼓励教师发表自己的文字,这不仅是一种认可,也是一种导向。专业的写作本身就是一种学习和研究,教师爱上专业写作之路,是教师培训工作的一个新的层面。
成果多形式。
学习的目的是要使老师们在教育和教养的一些重大问题上能够保持一致的观点和信念。观念的一致能够保证每一位教师的个人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成果展示的目的是让教师看到自己学习的进步和效果,有时这些效果自己并没有发觉,需要管理者帮助教师发现,进行总结。作为管理者,善于制定学习研讨的课题,并善于对学习研讨的课题进行整理,形成思想,有助于形成集体的教育信念,提高教育技巧。成果展示的方式有学习笔记、教师讲座讨论的声像资料、文字资料整理,教师发表作品的展示,课题研究资料的整理,建立教师博客群的方式展示教师个人的作品,教师文集的编制。总的一点,能让学习的成果让大家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菱港北路68号 E-mail:wjcd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78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