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标题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教学研讨>>文章内容
城东小学举行一到三年级举行语文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2017-04-12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盛雪茹

 

城东小学举行一到三年级举行语文教活动
 
城东小学教研活动进行得如火如荼,4月7日上午正常开展语文教研活动。本次活动学校领导和一到三年级语文老师先听了由徐小萍老师执教的《赶海》的第一课时,条理清晰,目标明确,孩子们的学习氛围特别深厚。紧接着是听了谭萧萧老师的《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随后进行评课活动,活动中徐老师和谭老师向教师说了自己的教学设计和课后反思,总结了自己通过本堂课教学后的得失,然后全体组员进行了评课。
徐老师的课是一堂精彩的示范课,值得所以老师学习和借鉴。激情入境
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教师就要努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励学生全身心地、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新知识的活动中去以读感知 在整堂课的学习中,徐老师反复让学生进行朗读,每一遍都有不同的要求,引导孩子们领悟每小节的关键词语,真正做到了在读中理解课文,在读中感悟课文。
    谭老师的课也是同样的精彩。整个教学设计环节为:复习导入--探究求知-拓展延伸  谭老师抓感情线中小骆驼开始受到小红马嘲笑时"委屈"的心情,以及他委屈的原因是因为小红马说他的驼峰、脚掌和睫毛长得"难看",引导学生跟着骆驼母子走进沙漠。进而创设情境,带孩子们走进沙漠,感知沙漠,体会沙漠环境之恶劣,由"委屈"转为"自豪"。原因是他发现了自己的驼峰、脚掌和睫毛在沙漠里有那么大的作用。最后带着问题"有多大的用处"自由读课文,圈画标注,然后交流分享重点学习驼峰、脚掌和睫毛的特点和作用
     整个教学设计都是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读中感悟,把自己放入课文中,创设情境,体会主人公的思想感情,在感悟中再读,进一步思考文章的人生哲理,在理解的基础上,在思考的基础上,充分地表达,达到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相信通过这样的听课和评课活动,城东小学的语文教学研讨氛围会更上一个台阶。
(城东小学供稿 撰写:盛雪茹    摄影:盛雪茹     审核:张林亚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菱港北路68号 E-mail:wjcd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78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