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标题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教学研讨>>文章内容
小学英语语言能力的培养 (王礼蓝)
发布时间:2017-01-05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王礼蓝

 

小学英语语言能力的培养
武进区城东小学 王礼蓝
摘要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教育部进一步明确了小学英语的双重性质——工具性和人文性。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听、说、读、写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语和他人交流的能力,进一步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为今后继续学习英语和用英语学习其他相关科学文化知识奠定基础。由此可见,语言能力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在小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重视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然而,受经济发展水平和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在农村小学英语的教学中,教师忽视了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培养,致使农村小学学生英语语言交际能力低下,进而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国家教育部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基本要求》中指出,小学英语教学要把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和兴趣上。由此可见,在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背景之下,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何等重要。本文立足于农村小学学生英语语言能力低下的现状,与大家一同探讨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
【关键词】:小学 英语语言能力 培养
 
 
 
 
 
 
 
 
 
 
 
 
 
 
 
小学英语语言能力的培养
英语语言能力是一种综合性的能力,是听、说、读、写、译的综合体现。世界日益转化成“地球村”,而英语又是世界上使用最普遍的语言,所以学习英语已成为社会生活和工作的需要。小学是学生学习第二语言——英语的基本阵地,英语教师是学生习得英语的最佳工具和最多英语语言的输入口。换言之,学习英语语言能力发展的主要途径还是靠课堂。这就给我们学习英语教师提出了一个问题,即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来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人心,学校开设的英语学科不再仅仅是单纯的语音、词汇、语法的教学,更不是单纯的应试教育,而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通过学习英语来了解世界,学习他国的文化风俗、异国特色。语言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也就是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
笔者认为,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应培养学习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保持学习英语的热情和好奇心,使他们建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使他们形成初步的运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如简单的问候、简单的自我介绍等,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通过多样化的趣味活动,如视、听、说、游、唱、画等形式,使每一个形式乐于参与课堂,充分体现英语的交际性,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一、趣味盎然,培养和保持学生继续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
皮亚杰说:“兴趣,实际上就是需要的延伸,它表现出对象与需要直接的关系,因此我们之所以对一个对象发生兴趣,是由于它能满足我们的需要。”小学生的认知过程往往受情感的支配,因此,要在课堂上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在英语课堂上,教师自有把期望带给学生,尊重、理解、宽容地对待学生,同时给予积极是评价,才能激发学生内置的动力,使学习的内容成为学生自身的需要,变“要我写”为“我要学”,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体现课堂的中心。
笔者正是有这样的理念,才将课前的两分钟设为“前奏曲”,以歌激趣。歌曲能以其欢快的曲调和明快的节奏活跃课堂气氛。小学生在学校里的学习,没有语言环境,英文歌曲恰能用语课前热身,不仅能把学生带入英语环境,也能调动学习英语的积极性。热身歌曲选择可以和本节课内容相关,如译林版四上Unit 2 《Lets make a fruit salad》,选择歌曲《Fruit song》,不仅消除了学生的疲劳,心音了学生的注意力,也为课堂内容做好铺设。但也有难以找到适合小学课堂和主题的单元,教师不必拘泥于内容,简单的英文歌曲,足以让学生保持英语学习的乐趣,让学生在歌曲中趴在桌上休息一会,即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也铺垫了课堂轻松愉悦的氛围。
小学生受认知的影响,有较强的形象思维能力,但缺乏抽象逻辑思维,因此教师要注重创世视觉氛围,要强调突出直观教学。恰当的使用幻灯片、实物教学、简笔画、卡片等,即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又可以消除学生对英语的陌生感。如教师用语listen,教师可以做动作,用耳朵听,学生不仅秒懂,还能牢记词意。这种经常使用的教师课堂用语,配以动作表达,就可以省去中文的输出,创设出更好的英文学习环境,而且肢体语言更生动有趣,易于理解。
二、以境促情,创设语言交际氛围
建构主义教学思想认为,语言知识的建构不仅需要激发学生已有的语言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而且需要创设、呈现新的语言现象的具体情境,让学生在真是的货模拟的情境中去体悟新的语言现象及其语义和用法。小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途径是在课堂上,教师的口语即是学生最大的英语输入者,听是教师对学生学习英语的输入,所以教师要规范自己的教师指令用语,尽可能使自己的表达清晰、简明、规范。在大量的输入后,要有渠道让学生输出自己的所学,输出要有逻辑性,因此创设情境也十分必要。
在小学英语的教学中,教师要摒弃传统中英文混杂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尽可能的用英文给学生讲解,尽量避免一会儿英文,一会儿中文的教学模式,切忌中文思维模式的教学。教师通过创设积极的语言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有效的语言学习环境中,形成用英语交流和表达的习惯,养成用英文思维思考的模式,全面提升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和表达能力。如在译林五上Unit 8 《At Chrsitams》,教师将圣诞树带进教师,播放圣诞歌曲,出示商店圣诞节布置的挂图,这就很有力地创设了圣诞的氛围。用绘本模式讲述圣诞节的由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潜移默化的传授了学生西方文化,使学生了解世界的丰富多彩。
受课堂时间和内容的限制,学生口语的表达局限于课本主题,教师可开设“English cornor”或“English day”,英语角和英语日在小学的开设非常必要。它不仅丰富了英语学习的模式,也创设了学生英语表达的环境。师生间可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可设定主题,如“the best story-teller”,“my happy day”等。只有目标明确,学生才能提高效率,表达思路有逻辑性,而且口语交际也不必受语法的限制。学生可以借助一切工具,如简笔画,肢体动作,只要能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这样的交际就是成功的。
三、集腋成裘,培养学生语言处理能力
建构主义教学思想认为,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的获得过程是需要学生这个学习主体主动去探究会亲历体验的,而不能是被动接受的。新课程改革中提出课堂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面向全体学生,教师要少讲、精讲,是课堂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小学生要多做、多读、活学、活用。同时,笔者也发现很多学生在英译汉和汉译英的时候,说出或写出的句子没有逻辑性,因此,笔者要求学生每天写一个句子,这些句子可以是抒发个人情感或描述自然景观,长期以往,一句话不足以表达自己,学生自主增加句子,这样的学习才是“我要学”。久而久之,学生的写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不仅加强了语感,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
四、寓教于乐,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
学习英语课堂一点要克服繁琐的逻辑性,课堂要充斥着活泼有趣的活动,因为小学生是活泼好动的个性,注意集中时间有限。因此教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当针对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年龄层次,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游戏教学,保持学生持续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提高学习效率。游戏教学相对于传统的书本教学而言,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而且还能调动学生的广泛参与下,帮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学习到英语知识,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游戏的设置也有一定的要求: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游戏难度的设置;规则的设定;明确游戏的目的;奖惩分明等。只有明确一系列的规则,只有的游戏才有价值,学生在玩中学,打破枯燥无味的应试教育。
例如,笔者在教学译林五下Unit 8 《Chinese festivals》时,设计了游戏“snap”。教师提前准备小纸片,上面有图片和文字,同桌两个为一组,每组有20张纸片。在学习了本单元关于节日和传统活动的前提下,进行了这一游戏。游戏规则:纸片背面朝下,一组纸片是图片,一组纸片是文字,同桌互为一组,每次每人可翻出两张纸片,如果图文匹配则拿下这两张纸片(若为增加难度,可图文混在一起不分开排放),直到桌上没有纸片,获得较多纸片的学生获得胜利,可领取小奖品。这样的游戏不仅为学生学习英语添加了乐趣,还开发了学生大脑的记忆能力。
总而言之,英语学习渠道和方式多种多样,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些资源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是我们英语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依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实际,结合语言习得的规律,开拓创新,努力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景平. 如何培养小学生英语语言能力
2.刘雅 马贤林. 小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培养的策略
3.《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菱港北路68号 E-mail:wjcd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78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