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标题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校园动态>>文章内容
《第22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学习心得
发布时间:2016-05-2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邵雪近

 

《第22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学习心得
城东小学        庄如梅        2016.4
     4月15---17日,两天半的时间里我一共听了16位老师的课,时间虽然安排的很紧凑,但是过得很充实。在这三天的时间里我不仅感受到了南京浓厚的历史气息,也感受了名家大师上课时所独有的风范。下面就谈谈我感受最深的几堂课:
    首先是15日上午孙双金老师执教的四年级语文《春联》,孙老师一出场就让人感觉浓厚的文化底蕴,和学生聊天时的声音温润舒适,富有磁性。整堂课的教学中只有老师和学生,没有出现课文,我看了一下这篇课文,孙老师只引用了文中的四副对联,便再无其他。孙老师通过谈话导入课题《春联》并板书,出示几副春联,(“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绿柳舒眉辞旧岁,红桃开口贺新年。”“春回大地千山秀,日照神州百日新。”“勤劳门第春光好,和睦人家幸福多。”)生齐读、男女读、师生读,多样的读法让学生从读中发现对联的特点,然后进行总结。最后板书得出的结论是:
                     字数相等
                     平仄相对
         春联        词性相当
                     内容相关
    了解对联的特点之后开始运用对联,孙老师讲了两个小故事,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性和积极性,更加培养了学生对对子的能力。第一个故事是明朝初年的大才子解缙,幼年时就聪明过人。据说他14岁居家读书时,门前正对着一位财主的成片竹林,他便在自家门口贴了一副对联:“门对千根竹,家藏万卷书。”受到很多人的称赞,传诵说这对联写得有意境、有豪气。那位财主听了,心里不大高兴,想,我的竹子倒替他长了才气,真是岂有此理。便派人把竹子都砍了,这时候解缙推门一看竹子没有了,便在对联两边各加了两个字。孙老师请学生思考应该加哪两个字?学生的回答让我觉得自愧不如,学生的回答有:门对千根竹矮,家藏万卷书高。落对涨、残对整、旧对新、去对来、少对多..... 解缙对的是:门对千根竹短,家藏万卷书长。这一改,不仅仍符合实景,而且下联的意思更好了。四乡的人都跑来看对联,笑话财主小肚鸡肠。财主一气之下,干脆派人把竹子连根挖起,狠狠地说:“我叫你们对竹长、对竹短,这回连竹根子也没了,非把对联撕了不可。”解缙看到财主满头大汗地指挥人挖竹根,知道又是冲着对联来的,没等他们挖完,回家又写了两个字,加在对联的下面,请学生思考应该加哪两个字?学生的回答显示了他们平时深厚的语文功底,对的有“门对千根竹未了,家藏万卷书无尽。”零落对飘香、虽失对犹存.....在学生回答出这么多精彩答案的同时,孙老师也给出了评价:“你是天上的星星来到了人间,像李太白一样。你以后会走得很远。”听了以后我又敬佩又感动。
    孙老师的课设计巧妙,有张力、生动。可谓“实而不死,活而不乱。”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的自然对话中不留痕迹地理解了春联、对子、对联的内容和特点,训练了学生的语言,大大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和创造欲,让学生享受到了学习的快乐。故事讲完之后,孙老师结合实际利用一个女学生的名字让学生当场对对子,女学生名叫夏商周,老师的提示是这三个朝代连在一起的。学生纷纷举手,对的有:元明清、赵钱孙、魏蜀吴、尧舜禹、真善美、柴米醋、牛猪羊...... 各种各样奇特的回答使会场笑成了一片,掌声不断。最有趣的是俗语对子,孙老师出的上联是刀子嘴,学生立马对出豆腐心,孙老师说那我只能给你八十分,其他学生有没有一百分的,孩子们纷纷举手。对的有:剪刀腿、招风耳、菩萨心、千里眼、飞毛腿、八字胡、鹰钩鼻、樱桃口...... 孩子们有的对的很无厘头,孙老师解释说语文课是没有标准答案的,中国的汉语语言是十分丰富的,需要自己去遣词造句,咬文嚼字。只要孩子们对的言之有理,自己能够自圆其说,便是对孩子最好的呵护与培养。孙双金老师的课彰显了什么才是教语文而不仅仅是教课文。
    其次是张祖庆老师的创意写作课《灵犬莱西》,出示小说开头,引发猜测和思考,教会学生抽取关键词,在读中学会思考情节内容。学生的猜测与原文对比,出入越大,学生的兴趣就越浓。张老师说如果你们都猜测出来了,就体现不了作者的高明了。张老师通过电影实现图像互应,带领学生在循序渐进的课堂中破译长篇小说的阅读密码,让学生体验猜读的乐趣,从而共读一本好书。张老师认为猜读的乐趣在于“意料之外,情理之中。”随着情节的深入通过设疑,让学生发挥想象、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深层地挖掘学生的生成性语言,用磁性十足的声音耐心的讲解指导,让学生不断进行听说读写思的训练,最后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阅读探索兴趣。
    再次是王崧舟老师的国学课《天籁》,听完这堂课之后我就喜欢上了让人觉得枯燥无味的文言文。“艺高人胆大”此言不虚哪! 王老师的声音舒柔温润,娓娓道来,让人感觉如微风拂面,清爽而舒适。王老师从读入手,上课12分钟,《天籁》就读了6遍,但完全感受不到孩子们和听课老师的厌倦,反而希望他们能够多读。王老师以读促悟,无形中渗透着对庄子道家文化的理解,学生在反复的品读中逐渐走进庄子、走进庄子的内心。大师确实是大师,看似平凡,但用心聆听,却是那么不平凡。他作为一个语文人,自身的语文素养已经修炼到了令人仰望的境界,他满腹诗书,出口成章,把学生带进了一个充满诗意的语文课堂。最后结尾的一首《那是谁》娓娓道来、轻松幽默、引人思考,引人回味。课堂结束的时候王老师说了这样一句话:“有的书这辈子没读完,下辈子接着读。”台下掌声一片。
    最后是蒋军晶老师执教的无字绘本《流浪狗之歌》,开始请同学们观看无字绘本,说一说这个绘本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流浪狗被主人抛弃了,但是它始终认为是主人把它忘记了,只要一看到车它就追赶上去,导致了交通堵塞。最后它才明白是主人不要它了,它绝望了。直到最后它遇到了和它一样被人抛弃的小男孩,它又重新燃起了希望。)   看第二遍的时候让同学们观察哪一个细节会让你印象深刻? 很多学生选择的都是一个细节,但理由却不一样,一样的是都令人觉得即平凡又感动。理清整个绘本脉络之后,蒋老师出示了四副绘本请学生选择一幅并配上文字,蒋老师问有哪位孩子愿意选择第一幅,没有一个孩子举手。蒋老师说:“人生总会有那么多意外,请让我这节课完整一点”谁愿意牺牲一下选择第一幅?三个可爱的孩子慢慢地举起了小手,蒋老师用幽默诙谐的语言化解了课堂中的尴尬,巧妙的解决了没有人写第一幅图这样的事情。而学生个性化的表达更是感动和震撼着听课老师们。蒋老师的指导方法特别高明,不露痕迹借图片的小变化让孩子知道习作主体。先教给学生“捕鱼”的方法,再让学生自己去“捕鱼”也就是教给学生具体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再让学生进行写作,通过点评指导,最终让学生爱阅读、乐写作。
    通过这两天半16节课的学习,我深刻看到了城市孩子与农村孩子的差距,也深刻认识到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是多么的低下和不足。在教学中比起学生的学我更注重自己的教,没有想过自己的这种教学方法不一定适合所有学生。在被老师们的语言魅力折服的同时,我也意识到自己应该多多学习,多看点书,不然连五年级的孩子也比不上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以学生为主,适时给学生指导。“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希望能够把这句话运用到今后的教学中去。每个孩子都是天上闪亮的星星,他们来到人间,来到我的班级,和我一起学习一起成长,这是最值得感谢的事情了。我还年轻,我会不断学习,努力提升自己。加油!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菱港北路68号 E-mail:wjcd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78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