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推进校本培训,提升教师综合素质
——城小获武进区校本培训现场考核优秀等级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从单纯的“教书匠”转变为自觉的“研究者”,主动的“实践者”和严肃的“反思者”,即要求教师学会学习、学会反思和学会创新。城东小学作为一所独立建制刚刚一年的学校,如何探索出与学校发展、教师成长相适应的校本培训模式显得尤为重要。回顾2015校本年的工作,我校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并在武进区校本培训现场考核获优秀等级。
一、领导重视,建立机制,强化校本培训管理
学校发展的关键是教师。校领导非常重视校本培训工作,成立了校长任组长的校本培训领导小组,加强对校本培训工作的指导,把校本培训作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通过开展校本培训,大力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独立伊始,我校就传承了马小优秀制度文化,创新制定了城东小学各项考核制度,如《教科研工作考核细则》、《师德考核细则》、《课堂教育教学能力考核评分标准》等等,把考核结果与奖惩、教师评优等挂钩,促进教师不断进取,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学行为,提高自身理论水平,从而推动以校为本研修活动。
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全面提升教师素质
一年来,学校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等规章为依据,以区教育局师德建设活动为契机,把师德教育和学校的各项活动结合起来,加强教师思想道德建设,强化教育引导,注重内化,扎实有效的开展师德建设活动,促进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并构建了“四步走备课模式”、“三加一研修模式”等教学研讨模式,以校级教研活动为依托,开展“构建绿色课堂,追求幸福教育”为主题的课堂教学效益月系列活动。一年来,我们先后举行了主题为“开掘课程资源,打造绿色课堂”的湖塘教研协作片语文、数学以及教学专题研讨活动、校级语数英同课异构活动、思品教研活动、青年教师微课比赛,领导班子成员示范课、新教师汇报课、教研室把脉课等活动,提升教师教学教研能力。班主任培训工作更是从假期就开始抓起,挖掘校内优秀班主任资源,以点带面,提升整体班主任队伍的管理水平,还邀请区内知名班主任工作者和优秀德育工作者来我校传经送宝,为老师们排疑解难,以专家式的引领,助推班主任们的更快成长。为了提升中层管理能力及管理品位,加快学校的发展,杨筱艳校长带领全体领导班子成员赴兄弟学校参观学习。我校还积极推进以普及计算机应用能力为核心的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培训,组织人员对教师进行了一系列信息技术培训:白板培训、平板培训、校园网站培训等。
三、活动扎实,效果显著,助推学校内涵发展
由于我校校本培训机制的完善落实,校本培训活动的扎实开展,校本培训形式的丰富灵活,使我校逐步形成人人爱研修、大家共研修的学习局面,教师综合素质有了显著的提高,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同时带动了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大大促进了学校各方面的工作,学校整体工作也提高了一个新的水平。
一年来,我校毕金萍等几位老师获优秀指导奖等荣誉称号,1位老师被评为省优秀科技辅导员,已有近80篇教师教学随笔、100多篇新闻发表在武进教育信息网,多位老师的多篇论文在省市区级论文比赛中获奖。多位老师在区级及以上执教公开课,获得好评,张林亚老师在省蓝天杯赛课中,教学设计获得了一等奖、课堂教学获二等奖。2015年9月参加工作的新教师王礼蓝老师的教学能力更可以说是一个质的飞跃,首次代表学校参加武进区小学英语教师基本功竞赛,就获得了二等奖的好成绩。并在协作片英语教研活动中勇挑重担,向片里的英语老师们展示了一堂充满活力的英语课,受到了与会老师的一致好评。
我校的陆文强、庄如梅、周黎娜三位老师分别参加了两届区“新技术支持下的个性化学习”赛课活动,均获佳绩,陆文强老师的课例还获全国优秀课例。15年6月,武进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研讨活动在我校举行,我校陈晓笺老师执教了三年级《插入表格》一课,得到一致好评。
2016年,我校的校本培训工作将以“系统化”、“规范化”为核心关键词,扎扎实实为老师们提供丰富切实的培训活动,从而提升老师的综合素质。
(武进区城东小学供稿。撰稿、摄影:邵雪近;审核:张林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