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标题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教师博文>>文章内容
把好意变成鼓励(贺珊珊)
发布时间:2019-04-10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贺珊珊

        户外活动时,几个男孩正在攀登架上跃跃欲试,但试了几次都未成功。我正想着给予帮助,高高的攀登架上忽然出现了一个灵巧的身影,我本能的大叫起来:“家旺,小心点!”家旺的笑容立刻僵住了,停在那里无所适从。而后他缓缓的垂下头,身子慢慢往下挪,目光中流露出一丝恐慌:“老师,我错了。”家旺的紧张让我有点莫名其妙。家旺不敢直视我:“我不该上攀登架,我不该,我……”家旺受惊的样子让我回想起一幕又一幕的情景:当晨辉在尝试新游戏时,我总是替他捏一把汗:“晨辉,别玩危险游戏!”当海迪登梯爬高时,我总是一脸的紧张:“海迪,不许……为了孩子安全,我总是“好意”的限制他们做一些他们喜欢做的动作。今天,我的“好意”显然阻碍了家旺的尝试,使他失去了一次挑战自我的机会。
  我的“好意”是在保护孩子的安全,还是在限制孩子的发展?
  带着反省和内疚,我紧紧地抱住了家旺:“你是个勇敢的孩子,老师相信你能爬的更高,但胆大还要心细,不要紧张,去玩吧!”轻柔的话语消去了家旺僵硬的表情,紧紧地拥抱消除了他的胆怯与戒心。“加油!加油!”孩子们在我的带动下为家旺拍手助威。在大家的鼓励声中,家旺十分敏捷,稳稳当当的到达攀登架顶部,他自豪的向我们挥手,脸上洋溢着自信。
  家旺快乐的神情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教师不能简单的以“小心点”“别这样”去表达自己的“好意”,否则会给孩子带来不安和压力。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菱港北路68号 E-mail:wjcd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78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