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标题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工作指南>>督学工作>>督导动态>>文章内容
随 机 听 课 记 录 表(3月)
发布时间:2019-04-07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王礼蓝

           

年级、班级

一(2)

听课时间

3.12

执教者

李英

性别

教龄

21

职务、职称

中小学二级教师

    科目

数学

章节、课时

《得数是6、7的加法》

   

教学

目标

符合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本要求,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多元化。

教学

内容

教学

策略

方法

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突出重点,难易适度,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

围绕目标创设灵活的、有助于学生学习情境、营造民主、平等、互动、开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善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指导具有针对性、启发性、实效性。

学生认真参与学习、评价活动,积极思维,敢于表达和质疑。

根据教学实际选用恰当的教法,为学生的学习设计并提供合理的学习资源。

教学效果

学生获得的基础知识扎实,在学会学习和解决问题方面形成一些基本策略和能力 

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相应的发展。 

教师

素养

正确把握学科的知识、思想和方法,重视教学资源的开发与整合。 

有较为丰富的组织和协调能力,有教改创新精神,有独特良好的教学风格。

现代教学技术手段设计应用适时适度,操作规范熟练。

语言准确、有感染力,板书工整、合理

 

 

 

 

 

过    程

 

 

 

 

 

 

 

 

 

 

 

 

 

 

 

一、复习旧知

1.口算

2+2=      2-1=     5-5=     3+2=      5-3=     2+3=

2. 6.7的分与合

你们能从小到大有顺序地分别说一说6.7地分与合吗?

二、导入:  

们植过树吗?植过树地小朋友举一下手。

三、新课:

教学例题:  

你从这幅图上你看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图上画了什么?   

5人拿着工具植树,1人推着工具植树

已知5人拿着工具和1人推着工具来植树,求一共有多少人

这两道加法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小结:求一共来了多少人植树,可以把推车来的1人和排队来的5人合起来,也可以把排队来的5人和推车来的1人合起来。列出的算式可以是1+5=6,也可以是5+1=6。齐读一遍两个算式。  

教学“试一试”出示辣椒图  

两道算式中相加的两个数调换了位置,得数不变。

揭示课题

想想做做第1题: 

 提问:要求一共有几个圆,怎么计算?

提问:求一共有几个列怎样的算式?为什么用加法?学生书写、交流算式。  

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填得数、交流算法。

哪两道是有联系的算式?一起读一读。  

提问:3+3只有一道算式,为什么呢?(因为把加号前的3和加号后的3交换位置,还是3+3)  

四、练习:  

1.故事引入:想想做做第3题

想想做做 第3题。  

5+1   2+5   4+3   2+4   3+3   1+6   5+2

            6            7  

问:哪几只青蛙跳进左边池里?哪几只青蛙跳进右边池里?

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一组一组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指名说得数,课件出示。   

提问:观察每组中的三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想想做做第5题。   

游戏法:大象伯伯带来了两张数字卡片,分别是6和7接下来,老师扮演大象,同桌两人分别扮演小松鼠和小白兔的角色,你能像他们一样,报出得数是6的所有加法算式吗?得数是7的加法算式谁来报?我们发现这样没有规律地说很容易重复或遗漏,你们有什么办法吗?(按从大到小。从小到大地顺序列算式)

谈谈学习体会:

 

总体

评价

老师在探究新知时通过摆一摆、说一说、写一写的方法,学生经历了“提出问题——操作验证(理解算理)——解决问题(掌握算法)” 的过程。学生的练习多样化,形式多样,层次丰富,学生在练习中进一步掌握了算理。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进一步体会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意识,发展数学思考,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及合作精神。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菱港北路68号 E-mail:wjcd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78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