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标题
剪枝的学问(第二课时)
发布时间:2019-03-25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胡文霞

(一)复习导入
  1、出示词语:满怀好奇 一脸疑惑 将信将疑 又惊又喜
  (朗读,尝试用上这些词语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设计课堂教学必需有一个着眼点,这个"点"俺们姑且称为"课眼".这一课的行文是以"俺"的情感变化为线索的,课文中用了这样四个词语"满怀好奇——一脸疑惑——将信将疑——又惊又喜".教学时,俺先出示这四个词语,然后一个一个地引导同学读文理解,内化感悟,在随着"俺"的情感变化起伏中,共鸣共振,使之懂得"学问学问,一学二问"的道理,在学文中加厚生活的积累,增强了解生活的情趣。]
  (二)精读课文
  A学习第一段(第1节),认识王大伯
  1、王大伯是种桃能手,从哪里可以看出 (远近闻名,总是,大,甜)
  换词理解:能手(能人),远近闻名(尽人皆知,家喻户晓)。
  2、读好这一段,在评议中明白该读出敬佩的语气。
  [引导同学通过对关键词的朗读,品析,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体验,激励同学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
  3、过渡:假如此时王大伯出现在你眼前,你有什么问题问他吗
  B学习第二段(2,3小节),体会"满怀好奇——一脸疑惑——将信将疑"的变化过程
  1、"俺"跟你一样好奇,板书:满怀好奇,带表情读好这个词语,略皱眉。
  2、怎么他的桃子就能结得那么大,那么甜呢 跟着"俺"一起去看一看,问个究竟。
  (1)自由读一读第二段(2,3小节)
  (2)俺看到了什么 (读出相应句子)"只见"后面都是俺看到的情景。用一句话概括这番情景。(俺看到王大伯他们在剪枝。)
  (3)再读,说说还从这些内容中读懂了什么 (剪枝动作熟练,潇洒;慧眼识"枝",能一眼分辨出有用枝和无用枝,经验丰富;剪掉了许多的枝条)
  (4)好好的枝条被剪掉,俺看到后的心情或者说表情是什么样的呢 读他问王大伯的话,你可以理解当时的他。出示:"王大伯,您怎么啦 干吗要把这些好好的枝条剪掉呢 " 指导朗读,注意读好"怎么,干吗,啦,呢"等语气词,读出两个问号表达的当时的心情,神情:着急,不理解,一脸疑惑等。板书:一脸疑惑
  (5)看到俺一脸疑惑的样子,王大伯把剪枝的原因告诉了俺。同桌一问一答,说清原因。
  第2,3小节是课文的重点,通过边读边想,主要让同学明白:王大伯为什么要剪枝 重点理解王大伯的话:"你别看这根枝条长得粗壮,其实它只吸收营养,不结果实。这种枝条不剪掉,到了春天就会疯长起来,把许多养分夺走。"
  反复读这段话后,讨论
  1、什么叫"疯长"
  2、枝条疯长了,会发生什么后果 3.这些粗壮的枝条该不该剪 扣准了"疯长"这个字眼,同学对"剪枝的学问"就有了初步的了解。
  (1)指名直接对话扮演。
  (2)从王大伯的说明中可以看出:他剪掉的是什么枝条 为什么剪掉它 他留下的是什么枝条 对留下的枝条是怎样做的 怎样想的
  (3)王大伯对不能结桃子的枝条"咔嚓咔嚓"地剪去,对能结桃子的枝条"抚摸","充溢信心的说",真不愧是个种桃能手啊!分角色朗读对话。
  (4)俺听了王大伯的话,不再一脸疑惑,出现了什么变化 板书:将信将疑
  结合课文理解"将信将疑":半信半疑,一半相信,一半怀疑。为什么俺会"将信将疑"呢 (种桃能手不会做不利于桃子丰收的事,但剪掉了枝条,桃子不就少了吗 )
  (5)指导读好"将信将疑"时心里想的话。
  [俗话说:"一石激起千层浪".这话用在语文课上也很恰当。所谓"石",就是课文中一些关键的词语,俺们要善于引导同学对这些词语进行理解,咀嚼和回味,从中读懂其涵义。]
  C学习第三段(第4节)
  1、指名读一读
  2、春天到了桃花开得怎样 从哪里可以看出 播放图片欣赏美景。(蜂在花中舞,人在树下戏)随机说上几句古诗赞赞眼前景象。
  3、此时的俺最盼望什么
  4、指导朗读第4自然段。这一节写得很美,让同学用多种形式朗读,抓住"红云片片""无数的蜜蜂""欢天喜地""飞舞,奔跑,嬉戏"等词想象桃园的美丽景色以及"俺"与小伙伴嬉戏的欢乐情景;抓住"早日"体会"俺"盼望桃园丰收的急切心情。
  D学习第四段(第5节),感受"又惊又喜"的心理活动
  1、桃树春天开花,夏天结果。所以暑假一到,"俺"就来到了王大伯的桃园。这时的俺看到了什么景象呢 指名读相应语句。"只见"后面都是俺看到的情景。
  2、王大伯桃园里结的桃子有什么特点 你从哪些句子看出来的 通过"一棵棵,挂满"体会桃子的多,通过"光鲜红润,仿佛胖娃娃的脸蛋"体会果实的丰腴。
  3、看到这些桃子的俺心情怎样 (惊讶,高兴,即又惊又喜)板书:又惊又喜
  4、读好"啊"这个语气词中代表的感情,再读俺看到的景象。
  5、为什么俺看到又多又大的桃子会又惊又喜,惊的是什么 喜的又是什么
  (惊的是:大伯的预料成了实际,剪枝果真实现了丰产;喜的是:桃园丰收了,结了那么多光鲜红润的大桃子。)
  6、此时的"俺"不由想起什么 指导读好最后一句话。
  7、现在的"俺"还"将信将疑"吗 "俺"明白了什么
  (小结:看来"减少"是为了"增加"啊。这劳动中也藏着丰富的学问,俺们可得好好向生活学习,向有经验的人学习呀。)
  8、齐读这一自然段。
  [让同学在自俺阅读后获得独立感悟,在此基础上组织引导同学进行汇报交流,促进师生在相互的聆听和诉说中进行心灵的对话,思维的碰撞,从而获得深层次的感悟。]
  (三)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整体回归
  1、朗读全文,说说剪枝的学问到底是什么
  学完课文后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怎样判断无用枝 怎样剪才合适 等等)
  2、小结:"剪枝的学问"告诉俺们生活就是一本教科书,到处有学问,只要俺们平时注意观察,留心周围事物,并且善于考虑,就能发现生活中的规律。
  [这一过程,让同学在开放的氛围中积极考虑,大胆提问。激发了同学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积极性。阅读是同学个性化行为。在这一环节中充沛尊重同学,"珍视同学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同学通过边读边思,读后批注,进一步贴近文字,与文本对话,加深对文本的感悟。]
  (四)作业拓展延伸,感悟哲理
  1、课文直通车
  王大伯拿起一根剪下的枝条,笑了笑,对俺说:"你别看这根枝条很粗壮,其实它只吸收营养,不结果实,这种枝条不剪掉,到了春天就会疯长起来,把许多养分夺走。"接着,王大伯抚摸着那些留下的枝条,充溢信心地说:"来年就靠它们结桃子?!"
  (听了王大伯的话,你知道剪掉这些枝条有什么好处)
  引导同学阅读本文资料,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剪枝是为了来年能收获更多更大的果子,明白"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
  2、向家长,邻居,亲戚请教,生活中有哪些"减少"是为了"增加"的事例,先理清思路说一说,再有条理地选择一,两个写下来。
  学会积累科学常识小故事。
  [促进同学在回味品析中领悟到课文内容中蕴含的道理;并让同学联系生活实际去考虑,发现和探索,更好地促进同学对知识的内化。]
  板书设计:
  减少:枝条——不利因素
  剪枝的学问
  增加:产量——进步和胜利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菱港北路68号 E-mail:wjcd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78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